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20世纪90年代后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变化与社会背景(3)

时间:2018-04-15 14:29来源:毕业论文
第二节 当代好莱坞电影中华人形象的新变 在全球化 经济 的今天,好莱坞为了奠定其在世界范围内的电影产业霸主地位十分重视开拓海外市场。而90年代后


第二节 当代好莱坞电影中华人形象的新变
在全球化经济的今天,好莱坞为了奠定其在世界范围内的电影产业霸主地位十分重视开拓海外市场。而90年代后中国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以其庞大的电影消费需求和13亿的人口基数,无论是现在的消费力还是将来的潜力在好莱坞眼里都不可估量。自从1994年,当时的中国每年可以引进海外电影为10部,其中美国大片必然占据重头,而现在已增长到每年34部(其中好莱坞电影25部)。又比如:电影《阿凡达》在2010年年初上映,经管当时有诸多贺岁大片相竞争,但仅上映三天,其在中国的票房就破亿元人民币。一直到上映结束,中国的票房始终为该电影海外票房成绩之最。由此可见,好莱坞已经可以在中国取得相当可观的利润,而他们也深知这一点。再加上中国大众仍有巨大的观影潜力和消费潜力,争取中国市场成为了其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吸引中国消费者目光的最好办法就是在自己的电影里加入中国元素或邀请华人演员来出演角色,打造文化多元的风格。这样做,即能让中国观众对好莱坞电影感到亲切:有熟悉的演员、场景及文化;又能让他们感到好奇:外国人手中的中国模样是怎样的呢。一位中国观众对好莱坞电影《迈阿密风云》这样评价到:“我想每一位前来观看此片的中国观众都抱有同一个目的:看巩俐的形象与表演。而她的表现确实没有让我们失望。如果《迈阿密风云》里面没有这个神秘的中国女人,这部戏就少了一大亮点,缺失了一部分的观众。”同理,那些曾经让我们翘首以盼的好莱坞电影,像是《断箭》、《变形金刚》、《加勒比海盗》,都是因为有几个亲切的中国名字。
但是电影中的华人的出场数量与形像地位的逐步上升并不意着他们就能在影片中担当主演将白人演员取而代之。除了极少数以华人、华裔演员主演的电影(这类电影往往不是主流),大部分的华人形像在电影中都是配角。比如:《007:明日帝国》中的杨紫琼、《迈阿密风云》中的巩俐,尽管两位女演员在电影中的表演都是大放光彩的,可是归根结底,她们依旧是白人主演的陪衬。在《功夫之王》这样拥有大规模华人影星阵容的片子,众多的华人角色依然是为了衬托出想学功夫的白人主角。 20世纪90年代后好莱坞电影中的华人形象变化与社会背景(3):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1338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