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现状研究(3)

时间:2022-04-05 14:57来源:毕业论文
在画树叶的时候,我已经告诉亮亮,树叶是绿颜色的整整齐齐地在树上挂着,可是他却画的很乱,用的颜色也与我所要求的不同,这时候,我就会拿出树叶

在画树叶的时候,我已经告诉亮亮,树叶是绿颜色的整整齐齐地在树上挂着,可是他却画的很乱,用的颜色也与我所要求的不同,这时候,我就会拿出树叶的图片,告诉他树叶是绿色的整整齐齐地在树上挂着。这时老师的指导可以让幼儿回到绘画活主题上来,可以让他少走弯路,完成教师预定的目标。(教师1)

研究者找到教师所说的亮亮,问他:“为什么你把树叶画成黄色的,还那么乱?” 亮亮告诉研究者他画的是秋天的树叶,有风呼呼地吹着,小树叶们在跳舞。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Z的指导多关注于幼儿是否按照教师的要求作画,未能深入观察了解孩子为什么没有按其要求作画的原因。

(二)教师指导行为的内容

绘画是一种可以被创造利用的技能。[7]教师过量向儿童传授绘画的技能其产生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能够遏制儿童创造能力的发展。结合在三个中班的多次观察,将教师指导行为的内容为以下五个方面:

表 2  绘画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内容状况

根据主题构图 坚持完成任务 创造能力 作画习惯

作画技能

数量(次) 7 7 2 7 16

在研究者所观察到的绘画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内容依次为作画技能、根据主题构图、坚持完成任务、作画习惯以及创造能力,分别为16次、7次、7次、7次、2次。研究者发现,教师对幼儿作画技能的指导在每一次绘画活动中都有过多的涉及,通过对原始观察记录的分析得出,教师指导内容均以作画技能为首要,较少涉及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教师指导行为的方式文献综述

教师的语言对幼儿良好语言习惯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8]教师通过运用语言与孩子进行互动,不仅能够沟师幼之间的情感关系,而且也可以对教学活动的进行起到管理的作用。研究者根据对原始观察记录的分析,把教师的指导方式划分为以下五类:询问方式、命令方式、演练方式、提议方式、帮做方式。

表 3  绘画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方式状况

询问方式 命令方式 演练方式 提议方式 帮做方式

数量(次) 93 70 47 53 65

表3 可以看到,教师使用的指导方式依次为询问方式、命令方式、帮做方式、提议方式、演练方式,分别为93次、70次、65次、53次、47次。教师命令方式的指导和帮做次数过多,这会使绘画活动成为机械的绘画活动,会使幼儿想到每次要画画的时候都会有老师帮其画。同样地,教师命令幼儿要怎么画,孩子就要按照老师的命令画画,时间久了孩子们会对绘画的热情降低,减少孩子们对画画的兴趣,甚至厌倦画画。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四)教师指导行为的结果

研究者通过对幼儿作品进行客观评价以此揭示教师的指导行为结果,并将其指导结果分为有效与无效。

表 4  绘画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的结果状况

有效 无效

幼儿园中班绘画活动中教师指导行为现状研究(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9200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