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中小学作文真实性缺失的成因及对策(2)

时间:2020-10-28 11:08来源:毕业论文
(二)教师原因 现在有些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学校的老师或者偏远地区的老师教育观念落后,文学功底不是特别深厚,平时练笔又少

(二)教师原因

 现在有些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的学校的老师或者偏远地区的老师教育观念落后,文学功底不是特别深厚,平时练笔又少,他们的教育理论知识、专业知识、个人基本功、个人文化素养不足。很多老师的教学风格不是非常明显,模仿别人的痕迹比较严重;很多教师都缺乏对科研的积极性,而且对于新的教育理念转换得比较慢。于是,很多中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就违背了教育规律,作文教学更是不符合学生的身心自由发展,他们总是用各种模式化、应试化的要求去约束学生。很多教师的这种做法严重伤害了学生的天性,致使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写,不得不千篇一律地编故事、说假话。有很多教师自己就不经常写作,根本就没有写作的情感体验,这肯定是不能教会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优秀作文来的。

有些老师工作之后就有了惰性,在课余时间宁愿看电视剧、看小说、逛街等,也不研究教材、写写文章。让学生写作文时一般都是把作文题目直接布置下去,根本不去讲写作理论就让学生动手写作,还总是固定文体,而批改作文时又觉得学生写得差,这样的做法,学生怎么可能写出较佳的作文呢?我在一个中学实习时,也上过作文课,我当时问学生喜不喜欢写作文,大多数学生都是说不喜欢,说根本不会写,有些学生为了应付老师甚至在网上抄一篇作文交上来,这种现象实在是很可悲。我以前上高中时遇到过几个语文老师,我对两个老师的作文教学印象比较深刻,有一个老师每次让我们写作文都是要求写成议论文,而且还教我们每一段该如何写,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们写作文不管遇到什么题目基本上都是写议论文,这样虽然不会偏题,但得不了高分,时间一长,我们就只会写议论文这一种文体了。那个老师还把他“自创”的这种文体称为“王氏八股文”。另外还有一个老师教了我一年的语文,我很喜欢他的教学风格,尤其是作文教学,在一年当中他让我们练习了各种文体的写作,而且每让我们写一篇作文,他自己也会写一篇给我们当范文,而且还跟我们分享他写作时的情感体验。这样的作文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乐于写作并写出好的文章。

(三)学生自身原因

现在的中小学生大都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整日呆在学校里,与社会基本上没有什么接触,有些私立中学甚至两周才放两天假。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日常生活非常单调,每天都过着家校之间两点一线的生活,或者宿舍、食堂、教室之间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早上六点就得到教室,晚自习要上到九点半甚至十点,除了一日三餐、上厕所和上体育课外,其余的时间几乎都是在教室里度过的。学习生活几乎成了他们的全部,这样枯燥乏的学习生活致使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根本不够,缺少真切而深刻的感受,另外现在的孩子都会受到家庭的细心呵护,这使他们在很多方面体会不到到生活的酸甜苦优尔,所以他们写作文时只好瞎编乱造,写一些假话、空话和套话。“语文是人文学科,需要丰富的生活积累和丰富的情感经验,需要学生有对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和评判。”[2]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基本上都是重复三点一线的模式,他们有什么生活经验和社会情感可言呢?更不用说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写作了。

另外,现在的中小学生知识大都贫乏,阅读量也不足。虽然说他们拥有较多的书籍、杂志和较发达的网络等,但很多学生根本不去阅读,美其名曰“没时间读”,还不如说是懒惰。现在的网络非常发达,网络上的信息量非常充足,如果学生能把网络利用好,那对学习来说肯定是非常有益的。可是现在的中小学生宁愿在网络上打游戏,也不愿浏览一些有意义的网站。新课标也给中小学生推荐了一些课外阅读书目,但他们大多数都不愿去阅读,有同学甚至连书名都不知道。以一个我身边的小学生为例,家里人为他买了很多中外名著让他阅读,可他宁愿去做一些无聊至极的事情也不愿翻开名著去阅读,可以说很多小孩都跟他一样。“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是写作的源泉,只有拥有了大量的阅读才能写得出好文章。现在的中小学生的阅读量实在是少得可怜,所以大多数的中小学生都写不出佳作。 中小学作文真实性缺失的成因及对策(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6381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