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小学语文课堂结束语存在的问题建议(2)

时间:2019-11-27 20:54来源:毕业论文
一、课堂结束语的内涵及作用 (一)课堂结束语的内涵 课堂结束语,又称为小结语、断课语、结尾语,它是课堂教学将要结束时,教师在进行引导学生对

一、课堂结束语的内涵及作用

(一)课堂结束语的内涵

课堂结束语,又称为小结语、断课语、结尾语,它是课堂教学将要结束时,教师在进行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及时的总结、巩固、扩展、延伸与迁移的教学活动时所用的语言。[1]课堂结束语作为课堂教学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是教师对整堂课的总结与升华,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基础与准备。

好的课堂结束语既可以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还可以拓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思维,是课堂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课堂结束语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梳理升华,使学生在对语文的认识和学习语文的情感、态度上有着积极的变化。从长远的目光来看,短小精悍、耐人寻的课堂结束语必将对学生进一步学习语文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课堂结束语的作用

结构主义者认为,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课堂结束语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连贯性。笔者认为好的课堂结束语有以下作用:

1.梳理概括所学知识

梳理概括知识是指教师用最简短精炼的语言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次序、有逻辑的整理的过程。有效的梳理概括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陈述性知识,如生字、词语和诗句,这些都是需要不断记忆和积累的。同时教育心理学也研究表明,课堂上的及时回忆要比六小时后回忆,效率高出四倍。[2]所以,要想很好地巩固这些知识,就必须及时复习,而语文课堂教学结束语就担负着帮助学生梳理概括知识的责任。当前,小学生学习语文知识主要还是通过教师口传身授,对于教师的依赖度较高,低年级学生在这方面尤为明显,他们简化、梳理较为复杂知识的能力还处于低水平阶段,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结束语环节上更需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在此环节,教师可以简要概括知识要点,及时梳理课堂知识,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加深学生记忆,帮助学生巩固并掌握语文教学的重点知识。

2.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关于课堂教学拓展,一位教育专家是这样说的:“根据教材要求、文本特点、教学目标、学生基础、教师个性,在课堂教学中适时、适度、适量、适情地引入文本背景和相关内容,其中包括文字、音乐、图片、影像等媒介,整合成读写思的教学策略,促进感悟,促成建构。”[3]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升华学生的思想情感。而课堂结束语就担负着拓展深化教学内容的职责。一方面,教师的课堂结束语可以是从一节文段引向一部书或者一个作家的研究;可以是从一节课的学习引向一个学科领域的关注;也可以是从一种或几种解决问题的思路生发出其他解决问题的思路。总之,这样的结束语可以把学生的思路打开,眼界拓宽。另一方面,它还承担着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形成的职责。语文课堂上,教师教授了某种知识和方法后,在课堂结束语时便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写作或是阅读之中,以此来发展学生的智力。

3.激发学生的思维

所谓思维就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来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的和间接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主要表现在概念形成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因此,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感悟的能力。语文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思想碰撞的过程,随着情感的调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入。而对文本的学习不仅是对文本中知识或方法的学习,还是学生在与作者思想的碰撞中对另一个世界的认识,从而感受生活、获得启迪。但是,如果随着课堂的结束,这些感受也消失了,那么学习的价值就会相对减弱了。课堂结束语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想情感。且心理学表明,小学生好动易变,有意注意时间短。每节课的最后两三分钟经常是学生注意力最分散、思维产生惰性的时候。此时教师若能够精心设计一个别出心裁的课堂结束语,不仅可以达到梳理概括知识的作用,还能再次唤起学生的情感,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达到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小学语文课堂结束语存在的问题建议(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4246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