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基于个人和家庭的视角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2)

时间:2018-07-20 17:57来源:毕业论文
流动人口同时也是政府的重点关注对象,我国流动人口相关政策在不断的发展中,从2000年的《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始,我国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同时也是政府的重点关注对象,我国流动人口相关政策在不断的发展中,从2000年的《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始,我国流动人口政策发生了积极变化,开始关注到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问题。的十八大把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作为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也进一步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目标。部分地区在逐步放宽流动人口落户条件、降低户口迁移的门槛,来保障流动人口可以尽快融入城市生活,完成社会融合。
2、研究意义
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是一种社会现象,对于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而言,社会融合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推动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有利于协调城乡关系、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建设良好的和谐社会。同时,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意愿、过程和结果,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出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这反映出这部分群体在社会融合中是否享受到了公平、公正的待遇,以期更好的提高这个群体的社会融合程度。
我国目前有关流动人口的研究成果众多,研究范围也较广,主要集中在生存问题、工作问题、住房问题和社会保障等直接关乎流动人口的基本问题,但对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关注相对较少。随着回流现象的出现,人们开始关注流动人口是否真正地融入城市之中,在这其中,国家的宏观政策、流入地的经济发展、当地居民的接纳程度、流动人口自身能力、心理感受等这些可能影响到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因素都值得研究。本文从个人和家庭两个视角研究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实证和理论相结合分析了流动人口个人融合和家庭融合的影响因素,因当前学者鲜少同时从个人和家庭两个视角入手来研究流动人口问题,因此本文能够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研究的发展。通过分析,找出影响个人和家庭融合的因素,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为相关现状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实现社会资源在流动人口和市民之间的公平分配、文护城市内部和谐,更好地实现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
本文在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以推动城镇化的主力军——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在借鉴前人对流动人口问题的研究经验基础上,通过建立二元Logit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探求流动人口个人融合和家庭融合的影响因素,并比较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通过共同影响两者的因素来研究两者之间相互的促进作用,以此更加全面地提出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政策建议。
2、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通过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以了解现有的有关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研究现状,并详细阅读其中重要文献资料,以确保本研究具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并在已有研究经验的基础上,从家庭融合的视角上加入不同的研究思路,突出研究的实践价值。
(2)比较分析法
在分析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的过程中,通过分别分析影响个体和家庭融合的因素,从而进行比较分析个体融合和家庭融合的因素共性与差别。建立模型时,对于个人融合和家庭融合的研究选用相同的变量,根据模型建立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相同变量在不同模型中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即变量对个人融合和家庭融合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这对我们提出促进社会融合的措施具有一定的政策意义。
(3)定量分析法
通过对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处理,对个体融合和家庭融合的影响因素放入SPSS软件中进行二元Logit和线性回归分析,将分析好的模型用mathtype公式编辑软件进行编辑处理。 基于个人和家庭的视角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影响因素分析(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1992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