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认知研究 第7页

更新时间:2010-4-26:  来源:毕业论文
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认知研究 第7页
一直上,看情况 8 1   9
没想过 1 0   1
总  数 30 26 56
(资料来源:“流动儿童自我认知”课题组对兰州流动儿童爱心教学点的问卷调查。)
从表2-6的数据得出,被访的30名流动儿童家长期望自己孩子的教育程度不一,有8名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只需要小学文化,还有同样数量的家长只表示能上一直上,看情况而定。还有7名家长期望孩子的文化程度能达到本科,与流动儿童家庭相反,在被访的26名非流动儿童家长中有24人期望的教育程度是硕士及其以上,仅有1位家长表示因情况而定。
由此可见,流动儿童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程度期望较低并具有不确定性特征,因家庭条件而定。
2、学校
对于进入学校的儿童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社会化方面学校和教师的作用逐渐超过了家庭和家长的教育作用,而成为儿童社会化的最重要的社会环境因素。
流动儿童接受教育的学校被称为流动学校或者农民工子弟学校,这种流动性的学校是由社会捐助、私人资助或各类的民间组织集资而建立的学校,通常这类学校的教学设施、学校环境以及各类的学校规章制度相比较公立学校较欠缺。本次调查的学校环境较差,教学设施很不完善。
访谈的老师共有4位,三女一男。根据访谈资料,研究点老师均为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且以大专学历为主。在教学质量上,他们认为本校的教学质量相对于公立学校来说有一定的劣势,主要是因为语言障碍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但是又有特色的教学,如结合民族文化进行教学。学校并没有成文的规章制度,仅仅是老师的约束管教和学生的自律。
在学习方面,由于父母文化程度的限制,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帮手。
3、同龄群体
    所谓同龄群体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同龄群体也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表2-7 朋友多少的交互分类表
朋 友 流动儿童 非流动儿童 合  计
很   多 4 14 28
比较多 9 7 16
一  般 6 4 10
不太多 5 2 7
不  多 5 1 6
基本没有 1     0
28 1
总  数 30  58
(资料来源:“流动儿童自我认知”课题组对兰州流动儿童爱心教学点的问卷调查。)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被访的30名流动儿童中,有13人认为自己拥有的朋友比较多,而在28名被访的非流动儿童中有21人认为自己拥有较多的朋友,但是有10名流动儿童认为自己拥有的朋友不太多。由此可以看出,在朋友的拥有量上,流动儿童所拥有的数量少于非流动儿童。
表2-8  朋友的民族交互分类表
民  族 流动儿童 非流动儿童 合  计
汉  族 0 27 27
回  族 8 0 8
东乡族 21 1 22
缺失值 1 0  1
总   数 30 28 58
(资料来源:“流动儿童自我认知”课题组对兰州流动儿童爱心教学点的问卷调查。)
    根据表2-8的数据可得出,流动儿童作为回族和东乡族所组成的群体所拥有的朋友基本上全都是本民族的,而非流动儿童的朋友基本上是汉族。由此可知,儿童的朋友大部分是跟自己的民族习惯和社会背景相似的人,这类人对他们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4、大众传媒
     所谓大众传播媒介是指社会组织为在广大社会成员之间传递信息、互通情报所采用的各种通讯手段,如广播、电视、报纸、书籍、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通过新闻报道、舆论宣传、知识教育、生活娱乐等方式。为广大社会成员理解和接受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奋斗目标、社会规范和行为方式等,提供了一个广泛的社会环境条件。在这些大众传播媒介中,电视被社会学家称为是儿童的“主要社会化力量”。  本研究主要以电视和电脑这两种在学生中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传播媒介为主要的研究内容来分析大众传播媒介对儿童的影响。
表2-9  电视对儿童的影响交互分类表
影响程度  流动儿童 非流动儿童 合计
影响很大  7 9 16
比 较 大  8 13 21
一    般  9 2 11
基本没影响  5 2 7
没 影 响  1 2 3
总    数  30 28 58
  (资料来源:“流动儿童自我认知”课题组对兰州流动儿童爱心教学点的问卷调查。)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被访的30名流动儿童中,认为电视对自己的影响比较大的流动儿童有15人,而在28名非流动儿童中则高达22人认为电视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较大或很大的影响。由此可知,电视对不同的儿童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总体来看,电视对流动儿童的影响远低于非流动儿童。   
表2-10 网络对儿童的影响
影响程度 流动学校 非流动学校 合计
影响很大 0 12 44.4
比 较 大 0 6 22.2
一    般 0 4 14.8
基本没影响 2 1 11.1
没 影 响 0 2 7.4
有 效 数 2 25 27
缺 失 值 28 3 31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认知研究 第7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