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认知研究 第10页

更新时间:2010-4-26:  来源:毕业论文
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认知研究 第10页
置占据的特定认同和地位,它包括一种关于自己的想象性观念,通常是一种理想化的自我观。 ”所谓的角色支持不仅包括观众赞同某一个体占据某一位置的权利,以及他人承认在此位置上由此而发的行动,要让个体在某一角色上感到合法化,观众还必须支持附着于合法角色认同,角色之行得更为丰富的内容——风格、情感、个性和格调。 ”
流动儿童作为第二代移民,他们生活在城市社会的边缘,是以外来者的身份生活在城市的角落里。他们所渴求的市民身份得不到认同。原本属于这一角色本该享有的合法权利被剥夺,得不到角色的认同也就得不到相应的角色支持。正因为如此,流动儿童得到的大都来自父母,老师以及社会民间组织的非正式支持,而缺乏政府等相关部门提供的正式支持,正是支持的缺乏直接影响流动儿童家庭经济、接受教育的状况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发展。间接地影响流动儿童的社会化,影响流动儿童的自我认知。
从宏观方面讲,是角色的不认同得不到支持造成流动儿童社会化不完整。进而影响到自我认知的发展。从微观即个人方面讲文化是主要的原因。流动儿童及其家庭深受教会文化和贫困文化两种文化的影响。他们信仰伊斯兰教,尊崇伊斯兰文化,深受这种文化的影响之深。另外,他们长期生活在贫困状态中,为了适应生存环境文持生计,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即“贫困文化”。这是一种区别于社会主流文化的亚文化。流动儿童及其家庭受贫困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习惯、价值观念等。在城市社会中生活方式格格不入。
要想改变流动儿童的状况,政府及相关部门和社会要认同并支持流动人口。另外,流动人口本身也要主动融入到主流社会中,改变思想观念,接受主流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①   郝玉章,风笑天,《家庭与中学生子女社会化——对湖北省五市镇593名中学生的调查分析》[D],《青年研究》,1998年第1期。
②   董宗斌,风笑天,《独生子女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认知》[D],《青年探索》,2005年第2期。
③   韩嘉玲,《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报告》[D],《青年研究》,2001年第8期
④   邹泓,屈智勇,张秋凌,《中国就城市流动儿童发展与需求调查》[D],《青年研究》,2005年第2期 ⑤   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第119~132页。
⑥   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第6版)(下),华夏出版社,2001,42页
⑦   吴理财,《论贫困文化》,《社会》,2001年第8期,第18页

致谢词:
感谢李政道先生及其家人设立的“君 政基金”对本项目的支持!
感谢常老师和冯老师给予我最大的宽容和理解、支持和鼓励!
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对我的支持和鼓励!
感谢调查过程中帮助和支持过我的研究点的领导和老师!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流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自我认知研究 第10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