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自动化 >

VISSIM行人二次过街信号方案设计与仿真分析(3)

时间:2018-08-27 09:42来源:毕业论文
通设施,以改善城市面貌,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尽力改变我国大城市交通堵塞的现状。 1.2 国内外 研究现状 鉴于行人交通在城市交通


通设施,以改善城市面貌,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规划设计理念。尽力改变我国大城市交通堵塞的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鉴于行人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国内外对于交通系统中行人过街行为及过街设施的研究已经开始。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
(1)    综合分析各类行人心理特征、行人步速、道路上行人流特性和行人交通事故,指出行人心理与行人延误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我国城市道路混合交通环境下行人交通行为特点。
(2)    在减少人车相互干扰、提高行人交通安全性的前提下,研究多相位信号交叉口行人二次过街的交通组织方案,包括设置条件、设施设计、相应的行人信号控制方案以及交通组织方案等。其中设施设计主要包括安全岛、中继信号灯等二次过街配套设施的分析。
(3)    以南京市中山东路—龙蟠路交叉口为例,分析现有配时方案,设计二次过街的方案,同时对二次过街同现有配时对交叉口行人和机动车的通行效率及安全性作一个比较。
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研究,使得国内在行人交通管理上能够有更加开阔的眼界,使得道路不仅仅注重于为“车”服务,同时也要为“人”服务。
技术路线图如:1-1   技术路线图
 2  行人二次过街行为特性分析
行人过街主要分为两种特性,一种是行为特性,另一种是心理特性。
行人的步幅和速度是研究行人过街的重要因素,对行人过街设施的设置和交通管理与控制起着很大的影响。另外,行人的观察能力和反应能力也起着关键性作用。
行人过街安全的问题,往往是过街行为不当与其他交通方式发生冲突而产生的,行人在道路上行进或停留时,如果违反道路交通法规,就会干扰交通秩序,引起交通混乱,进而引发交通事故。并且大多数行人过街事故是因为行人盲目侵入驾驶人的范围,未仔细观察,当行人突然从等候区进入道路时,由于驾驶人对这种情况的反应时间不足,而导致事故。相关法律部门也要加大在人群中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适当采取一些吸引行人的办法,如漫画,卡通人物等,普及行人过街行为规范,来合理的引导人们自觉养成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好习惯,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人车冲突,创造出良好过街环境。
2.1  调查方案
(1)调查背景
新街口的交通流量较大,且车流量和人流量的比例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有规律可循。由于街道宽度较大,人群往往在一个绿灯时长内无法过街,导致有过街行人有明显的闯红灯的违法行为。在人流量大的交叉路口,“中国式过街”的现象也比较严重,这种现象往往会导致车流的拥堵,造成交通混乱。本次调查就较宽的街道二次过街的行人特性及时间上的合法率进行统计和分析,以及研究二次过街的行人对来往车辆的影响。
(2)调查目的的和意义
此次调查重点为研究行人二次过街特性,同时对现有的二次过街信号灯配时优化提供具体可参考的数据。通过调查行人的过街守法率、速度、延误等特征,优化现有的二次过街配时方案,依此来提高机动车及非机动车的通行效率。同时,通过后期进行仿真,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
(3)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道路基本情况调查,第二部分为交叉口信号情况记录,第三部分为行人行为数据记录。 VISSIM行人二次过街信号方案设计与仿真分析(3):http://www.youerw.com/zidonghua/lunwen_2197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