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潞府上党梆子的文化特色(4)

时间:2024-03-19 22:53来源:毕业论文
三 十字句 三 三 四 且唱腔基本句式,均为每句六板,过门四版,因上党梆子为无清角的六声调式,所以它是六声音阶。上党梆子虽然是用方言唱念表演,

十字句

    且唱腔基本句式,均为每句六板,过门四版,因上党梆子为无清角的六声调式,所以它是六声音阶。上党梆子虽然是用方言唱念表演,但是方言依旧规范,句句押韵。

3。3 表演特色

 上党梆子在自身的发展中,不但以其自身独特的特色成为了戏曲文化的翘楚,而且上党戏曲将昆曲的音乐遗存到了文武场音乐中。

  上党梆子的艺术特色,除刚刚提到的它是不同于山西其它梆子戏的单声腔剧种外,也以其独特的演唱风格和流派伫立了上党梆子戏今天的地位。

    上党梆子戏的表演艺术以豪放粗狂为其特色。豪放不仅仅表现在舞台表演中,也表现在塑造各个人物的手法上。

    在唱腔中,上党梆子戏以板腔体为主,声调明朗高亢,侧重唱腔,念白,音乐曲调丰富而又轻快。版式较多运用的是“大板”和“四六”,曲牌体唱腔有“一串铃”“靠山喉”等。戏曲为徽调式;但是,它们的过门都是宫调式的。(除“紧大板”和“介板”之外)在清代李调元《剧说》中有提到:“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可见当时的伴奏乐器为梆子,月琴,一直沿用到今日。 

而上党梆子戏现存的传统剧目大概约400多个,其主要内容为其古代正能量题材文化较多,如古代英雄,忠将良臣,内惩奸臣,外抗侵略等浸透爱国主义情感积极意义的曲目。而“潞府派”的演唱内容,多是描写景色风光,男女爱情,美好生活,离别情思的作品题材。其风格委婉抒情。

上党梆子演出的相关器具有:头盔,衣箱,舞台灯光与音响等。(舞台灯光音响与一般演出设备相同)乐器有(打击类)大小鼓,大小锣,拍板,钹,梆子等。(弹拨类)阮,月琴。(吹管类)唢呐,笛子,笙等。

上党梆子的演出在开始前需“坐场”,由扮演者须生头戴方翅纱帽,身着红官衣,玉带,高底靴登场。由引子,定场诗,道白,霸王鞭构成演出部分。共半小时。

3。4 宗教特色

在上党地区,神灵崇拜也是构成上党文化的重要特征。神灵崇拜在上党地区有广泛的影响,咽喉祠因祭祀上党乐部的行业神——咽喉神而得名。咽喉神在长治、晋城两市的乐户、戏曲艺人中多有祀奉,而咽喉祠作为乐户的同业组织的特点十分明显。原因有三:

一是因为上党地区的咽喉神崇拜,是因为咽喉对于奏唱演出的乐户及其行业有着深远的影响,所以在上党地区,咽喉神成为了乐户的行业信仰。二是因为咽喉祠堂增建的主要资金募捐者主体都是乐户。三是因为咽喉祠注重乐户的群体,更是当地人认为咽喉祠与其命运嘻嘻相关的神庙。因此,我们今天欣赏到的上党梆子,可以说上党地区的一个长期文化的积累的产物。 

4  生存状况

    上党梆子发展至今,一共有三次衰落和鼎盛时期。 第一次是在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至民国20年(1921)年,一代戏曲大师相继出现在上党梆子的历史舞台中,达到了上党梆子发展的第一次高潮,代表人物有大女子,大牛牛,丁果仙等人物。而后就是在本世纪30年代,上党梆子达到了鼎盛时期,各个名旦相继到北平演出,轰动了剧坛。

    后来1937年爆发了抗日战争。太原,晋中平川的戏曲艺人纷纷逃走,后来在党的抗日根据地上,剧团又纷纷重建雄风。音乐家常苏明对晋剧音乐进行了新的整理,直到解放后,解放军直下西南,影响了晋剧工作者的活动区域,所以上党梆子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便为上党梆子的第一次衰落和第二次发展。文献综述 潞府上党梆子的文化特色(4):http://www.youerw.com/yinyue/lunwen_20289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