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不容忽视的是,IP 电影投资热的背后实则遮掩了“原创力匮乏”、“市场后劲不足”的创作尴尬,《新华字典》、“俄罗斯方块”被注册改编的消息让观众“大跌眼镜”,颇有以“IP 开发”之名行“资本”之实的味道。可以说,这种过度迎合观众的噱头式宣传,往往会导致创作者对产品内容和质量的忽视,电影本体成为“在场的缺席者”。而这种“重资本轻艺术”的创作理念,也就意味着无法从根本上激发市场的活力,更难讲可持续的发展,遑论成为经典。这从“综艺电影之争”事件中便可窥见端倪,《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等综艺大电影屡屡出现的高票房,表层上为苦苦在“剧本荒”中挣扎的影视公司带来了希望,实则在无形中形成了电影市场的乌烟瘴气,造成了优秀作品的开发乱象。除却《狼图腾》《战狼》《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几部可圈可点的良心之作,时下国内流行的总裁文、玛丽苏文、小妞版、小鲜肉版等都并非真正意义上的“IP”,充其量为“空壳开发”式的概念炒作,与好莱坞电影中的美国队长、蜘蛛侠、蝙蝠侠等具有生命力的超级 IP 相去甚远。部分国产电影对资本的趋附性偏离了艺术本质属性的轨迹,抛弃了艺术品质和文化品格的诉求旨归,因此我们有必要警惕银幕影像狂欢浮表下的泡沫根基,预见被高票房所遮蔽的坍塌陷阱,目击当下电影市场艺术失重的灾情。
(二)电影与互联网的“中转站”
随着互联网对电影从制作到宣发环节的渗透和深层次介入,互联网公司从电影产业链的下游——发行宣传,开始浮动到上游开发,几乎产业链条上的每个环节都与互联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以阿里、乐视、合一影业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在“大拇指规律”和“蝙蝠效应”的助力下,加速了 IP 电影开发的运转速率。
此外,他们拥有传统电影公司所难以企及的互联网运营优势,如借助互联网平台发起的众筹、娱乐宝、百度有戏,还有云计算、大数据的依据和参考以及电商在线售票等,颠覆了互联网与传统电影产业的合作模式,形成了立体化的多维商业运营范式,实现了多方利益共享和规模经济效应,IP 电影作为“中转站”的市场功能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可以说,娱乐产业趋向综合的今日,社交媒体与移动互联网正在形成新的闭环圈,电影产业链条已然被互联网基因所渗透,未来的互联网公司不仅为电影注入与时俱进的互联网基因,其本身也将依托流动的大数据和丰厚的资源优势,以投融资和宣传发行为核心业务,打通线上线下以及阵地硬广资源,实现流量和数据的市场效益最优化,进而提升在线票务、网络游戏等电影衍生品的开发,为国产 IP 电影全 OTO 产业链式运营模式的建构提供多重保障。
不可避免的是,“IP 电影”作为新生事物,在振兴市场活力的同时,其反噬效应也随之而来,换言之,“中转站”有时也是“失控”的。这种“失控”往往表现为混乱无序的衍生开发,产业链条衍生不足,同质化问题严重。我们不妨以 IP 电影的游戏开发为例,来窥见其背后所遮蔽的产业危机。据北京商报记者进行的相关调研和数据统计,2014 年就有包括《一步之遥》《十万个冷笑话》在内的 59 部电影入主游戏市场掘金,一拥而上掀起了一股游戏市场淘金热潮,然而有生命力的游戏却屈指可数,造成文化资源的严重浪费。曾有微信公众账号“沸点文化”对用户了做了大量调研,发现只有不到两成的用户认可由同名电影改编的游戏,而剩下的 81% 的消费者用户对于同名电影改编的游戏持质疑、担忧态度,游戏开发商试图借助联动效应实现的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IP 可持续开发更是成为纸上谈兵。如影片《痞子英雄 :黎明升起》的一款游戏,其游戏内容与电影内容丝毫没有任何关联,这种挪用电影之名,而无内容之实的市场行为,恐怕只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和不满,最终大大降低对电影的消费力,这对于整个电影行业的品牌和信任度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这一弊端与整个 IP 开发生态体系尚不成熟有很大关联,电影版权方往往在授权过后,根本无意参与游戏开发、改编等后续衍生环节,产业链条呈现断裂的态势,脱节式开发和闪退的短视行为,不仅造成 IP 资源的严重浪费,也影响了优质游戏的开发和运作。由此可见,IP 电影作为“中转站”的功能必须要在遵循市场和艺术规律的前提下,方能实现良性运转。 浅论国产IP电影的发展(2):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95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