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大学生移动新闻客户端使用行为分析(2)

时间:2022-02-19 09:42来源:毕业论文
一、绪论 (一) 研究 背景 对大学生使用移动新闻客户端这一命题展开调查具有理论上的可操作性。在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对大学生使用移动新闻客户端这一命题展开调查具有理论上的可操作性。在2016年1月22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中国的网民规模已达6。88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 CNNIC。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OL]。 ]在中国网民学历结构中,大专,大学本科以上占网民比例的41%,几乎占据了网民人数的半壁江山。论文网

图1 中国网民学历结构

不可忽视的是,在移动新闻客户端发展呈现上升态势的同时,4G网络的覆盖使移动新闻客户端使用起来如虎添翼,4G网络在高速移动状态和漫游状态下网速较快,优势明显。对于大学生而言,校外可以使用覆盖率广的4G套餐,校内则在宿舍,教室,图书馆,餐厅甚至漫步在校园中,都可以打开手机上网,获取最新的新闻资讯。

不论是对于传统媒体还是门户类网站,网络大环境的巨变不仅要求他们必须做出质量更高,时效性强的新闻,更重要的是如何第一时间运用大数据精确把握受众群体的使用习惯和群体爱好,这成为新闻媒体制胜的关键。

大学生群体整体受教育水平高,具备运用可移动终端设备获取新闻的先决条件,掌握着打开移动新闻客户端,获取最新资讯的第一把钥匙。而且这一群体中的大部分人都具有鲜明的个性,表现力强,敢于尝试乐于分享,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社会中的其他群体强,在网络世界的积极活跃程度也是其他群体无法企及的。因而在进行移动新闻客户端使用行为的调查中以大学生群体为调查对象是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的。

(二)研究现状

对于大学生使用移动新闻客户端这一论题,有不少专家学者进行过专业的分析,大部分学位论文多侧重研究大学生群体在使用互联网时的行为分析,也有就某一网络媒体为立足点展开调查,如大学生在使用新闻门户类网站的调查,大学生使用微博情况调查,大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中的使用行为研究等。在撰写本文的同时,多方借阅了各位专业老师的相关论文,其中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宫承波教授与硕士研究生王欢,栾天天共同完成的《新闻客户端受众媒介使用习惯探究——基于以北京地区大学生为目标群体的调查》一文,以北京地区大学生为目标群体展开调查,通过分析北京地区大学生群体使用新闻客户端的频率,场合,时间等,进一步总结出这些大学生存在阅读习惯碎片化,门户网站新闻客户端使用率较高等结论,通过阅读这篇论文,学习到了如何合理设置问卷题目,制作调查结果图表时怎样合理安排刻度等;在福建工程学院文化传播系曹丹老师,杨清老师的《大学生与手机互联网——福建市大学生手机上网行为与素养调查报告》一文中,通过调查显示,“有56%的大学生认为手机互联网有存在的价值,四成大学生对手机上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请给予较高的评价”,[ 曹丹,杨清。大学生与手机互联网——福州市大学生手机上网行为与素养调查报告[J]。东南传播,2009,(01)]上述观点为本篇论文提供了落脚点,正因大学生群体认可手机互联网的存在价值,才能展开大学生使用移动新闻客户端的调查分析。

同时刘怡,李慧君两位老师在《传播视野下大数据与大媒体发展》一文中写到“大数据可以更精准的定位用户需求,从而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增加用户的黏度,实现品牌推广”,[ 刘怡,李慧君。传播视野下大数据与媒体发展[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35 大学生移动新闻客户端使用行为分析(2):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8991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