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当下中国社会网络负面情绪分析与调试对策探究(2)

时间:2020-08-27 11:02来源:毕业论文
所谓情绪,一般而言,是指群体或成员的感觉、思想或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3]。网络负面情绪,则是指以网络为媒介的社会心理现象,是
打赏

所谓情绪,一般而言,是指“群体或成员的感觉、思想或行为的一种综合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3]。网络负面情绪,则是指以网络为媒介的社会心理现象,是社会公众(或网民)的社会不满情绪或社会不良风气在网络中的传播与抒发。

(一)当下中国社会网络负面情绪的特征

1.集散速度快,破坏力大

互联网的诞生与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媒体单一性、单向性的传播方式,它融合了多元化的传播方式使得公众可以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互动交流,共享信息。这一交互式传播的特征也使得网络负面情绪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一石激起千层浪”,得到多方的回应,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引起反响或共鸣。如2010年的“新沂碾童案”,一经曝光于网络,短时间内就出现相关帖子达446,000条,各种批判质疑之声四起。[4]诸如此类,网络负面情绪通常源起于某个区域性的突发事件,经由网络的报道与传播,得到多方网民的关注与回应,从而使得负面情绪得到迅速的扩散与集聚,在舆论环境里激起轩然大波。在传播过程中,负面的网络情绪积聚着破坏力量,若得不到有效疏导或反馈,将迸发出不容小觑的影响力与破坏力。

2.感染力强,辐射范围广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情绪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尤其是对于具有心理或情感共鸣的人而言。有研究表明,人们更倾向于阅读负面网络新闻,且更容易激发受众的相似情绪。这种负面倾向的心理需求若在某一突发事件中得到满足,经由网络的传播、共享,则更容易得到宣泄。这种负面感染力也将通过文字、影像等方式在网络这个平台中得到传递,从而辐射给更大范围内的人群,引发更多的负面共鸣情绪。且网络本身的匿名性、隐蔽性等特点,使得公众在舆论环境的辐射下,容易受到“一边倒”呼声的影响,也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公众的“参与”意识,从而扩大了负面情绪的影响范围。

3.理性化程度低,易失真且导致盲从

网络负面情绪本身就是感性与情绪化的产物,通常只是对于所接收到的某一信息所发出的一瞬间的感受,缺乏相对深入的调查实证与理性思考。若是纯粹宣泄式的负面情绪,往往还伴有一定程度的夸大与偏激性观点或看法,从而导致此类宣泄式的信息出现失真等可取性程度降低的状况。在网络舆论环境中,非当事人或利害相关人往往“秉持”看客心理,他们并不求实事求是或公平理性,只是满足自己的感官或心理需求,易盲从于某种情绪阵营或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助长消极态势。如著名的南加州大学枪击案,由于媒体的不当言论引导,掀起网络一片消极的“仇富”“仇官”的呼声与指责,而真正的关注点却被这些负面情绪踩在脚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4.根源社会化,内容多元化

网络负面情绪追根究底是社会负面情绪的网络反映,加之网络技术的方便快捷、隐蔽性强、互动交流性好等特征,使之成为公众经常性诉诸的平台。网络负面情绪的抒发主体是参与网络生活的社会人,他们作为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活动并且受到来自这些社会性生活的影响。由于网络技术本身的发展与创新,情绪表达也会随之产生多元的形式,诸如文字、音频、视频等。多元的社会生活产生多元的社会情绪,消极负面的情绪通过网络媒介的传播便生成网络负面情绪。

(二)当下中国社会网络负面情绪的类型

1.政治生活方面

政治生活作为公民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一部分,与公民的各项权益息息相关。政治生活方面一旦出现偏差或失误,就会直接影响到公民的合法权益与保障,因而激发公众的负面情绪。这一方面的网络负面情绪多由以下几种情况导致:第一,政策方面的偏差。主要包括政策制定偏差和政策执行偏差。政策制定偏差即决策失误,即某项政策的提出或制订不能很好的体现民意、解决实际问题,满足不了群众的基本需求或相反的产生了不利影响。政策执行偏差则是政策在执行过程中或因程序问题或因执行人员个人问题而导致的政策难以落实,从而给民众造成伤害或损失。第二,公职人员行为不当。即身为“人民公仆”的公职人员没有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反而利用职位之便谋取私利或做损害人民合法权益之事,从而引发民众的怨恨情绪。而今网络上典型的“仇官”情绪便源起于兹。 当下中国社会网络负面情绪分析与调试对策探究(2):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5928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