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中美电影中花木兰的女性意识及差异【4316字】

时间:2023-02-23 13:01来源:毕业论文
中美电影中花木兰的女性意识及差异【4316字】

中美电影中花木兰的女性意识及差异

一。引言

花木兰的故事是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最早关于花木兰的记载来自于北宋民歌木兰辞,讲述


中美电影中花木兰的女性意识及差异

一。引言

花木兰的故事是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最早关于花木兰的记载来自于北宋民歌木兰辞,讲述了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出征,勇战沙场,最终载誉而归的故事。但是真正让花木兰的故事名扬世界的是1998年的迪士尼动画花木兰,该影片获得了良好的口论文网碑,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而在2009年也拍摄了同名电影花木兰,对的传统故事进行了艺术创作再演绎,通过对比两部电影,我们可以发现,二者虽然都包含了一定的女性意识,但是两者在主题表达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本文对比分析了中美两部花木兰作品,研究其蕴含的女性意识,对研究中美文化差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动漫电影花木兰中的女性主义

迪士尼对中国花木兰的故事进行了改编和创作,赋予其西方的思想,因此,中国观众在观看电影花木兰的时候会有陌生感,发觉电影中的花木兰与我们耳熟能详的花木兰有所不同。西方的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受到精神和肉体上压迫的根源在于父权社会制度,女性要想获得平等的地位,就必须打破这种存在上千年的父权主义制度;男女在社会上的地位是平等的,女性通过自己的聪明智慧以及努力,一样可以获得一番事业。因此,迪士尼动漫电影花木兰中,花木兰是一个蕴含了女性主义的角色,创作团队在花木兰的身上赋予女性主义的符号,通过再次的加工和创作,让花木兰这个生长在父权社会的女性追求男女平等,阐述性别之间的差异并没有如此之大,女性一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一定的事业,并赢得他人的尊重。在东方文化中,花木兰的素材刚好适合这个女性主义的主题,满足广大女性的心理期望,可以向全世界的人们宣传女性主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花木兰可以说是一个类似于圣女贞德式的人物,她巾帼不让须眉,保卫了自己的国家,并得到了男权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嘉奖。这是一部女性的奋斗史,肯定了女性的能力,是对女性主义最好的诠释。动漫电影花木兰在很多方面对中国传统的花木兰的故事进行了改编,如替父从军的片段,电影中花木兰自述出征的理由:也许我并不是为了爹爹,也许更重要的只是想证明我自己有本事,这样往后再照镜子,就会看见一个巾帼英雄。可我错啦,我还是我自己。“从这段台词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迪士尼的电影花木兰与中国传统的花木兰形象不同,它所要表达的是花木兰替父出征孝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想证明和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与传统的中国花木兰的女性形象不同,花木兰是中国封建社会制度下的叛逆者,在电影中,花木兰为了应付媒婆,很艰难地背诵出了quiet(恬静),demure(端庄),graceful(优美),polite(礼貌)“等词汇,甚至写在胳膊上进行小抄,这是对传统的中国女性教化的反对,人们对男尊女卑价值观的认识往往就是从教化开始的。有学者曾经研究过一个人并不是因为出生时是女性而变成女性的。成为人们所通常定义的女性,是从一开始的被动服从和教化到最后的主动和习惯“。

在电影中,不喜欢梳妆打扮的花木兰被强行拉出去进行梳妆打扮,You’llbringhornortousall!(你会为我们都带来荣耀)“反映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只有嫁给一户有地位的人家,才能为自己的家族带来荣耀,嫁给穷人或嫁不出去,是家族的耻辱。花木兰在见媒婆的时候,并不像中国传统女性那样乖巧,而是笨手笨脚,花木兰的形象不再是传统的遵从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贤惠中国女性,而是勇于与封建主义做斗争,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不再是做女红的大家闺秀,而是可以像男人一样上战场。保卫国家的女性。迪士尼在电影中注入了西方的思想观念,让花木兰成为一个现代的女性,她独立自主,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让花木兰的形象更加为现代观众所接受。电影花木兰正是融入了西方的女性主义,与传统的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和冲击,才让我们在解读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所蕴含的女性主义的同时,审视中国电影花木兰中在表达忠孝之意的背后所蕴藏的朦胧的女性意识。

到了2005年,迪士尼推出了花木兰的续集花木兰2,除了第一集的大获成功,从而产生的口碑效应以外,第二部中的花木兰继续发挥着第一部的反叛精神,花木兰在婚姻观念上充满现代人的思想,反对包办婚姻,追求恋爱和婚姻的自由,因此,在续集中,花木兰鼓励身处皇宫的公主追求自己的真爱,而不是任凭媒妁之言,公主是封建主义的上层社会,同时也是男尊女卑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执行者,但是在电影中安排花木兰鼓励她们追求嫁娶的自由,是对封建主义的最大的抗争和反对。电影中的花木兰不但在思想上开导三位公主追求真爱,并且在行动上支持她们,花木兰俨然成为女性主义的传播者,她将女性主义传递给其他受男权社会压迫的女性。虽然电影中的花木兰与中国传统女性是不符的,但是作为西方的观众,这样的剧情安排正符合她们的需求,西方人反对包办婚姻,强调婚恋自由,因此花木兰成为一个女性主义的符号。

花木兰可以说是迪士尼耗费巨资打造,并且潜心研究了中国文化的作品。电影以中国的典故作为素材,注入了西方的个人主义和女性主义,将东西方文化进行融合,电影中的花木兰独立自主。机智勇敢,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实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并且勇于追求自由和幸福,这是典型的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反映了西方的价值观。

三。中国电影花木兰中的女性意识

中国电影花木兰基本是按照木兰辞中的描述而拍摄的,并对花木兰进行了再创作,加入了花木兰的感情线,但是总体来说,花木兰保留了原诗的精神内涵。其实在木兰辞中,已经有了朦胧的女性意识,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双性文化,在诗中蕴含了女性独立自主的精神,以及在男权社会中男女互助互补的意识。在迪士尼的电影花木兰中,花木兰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人物,电影讲述的也是花木兰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花木兰战胜重重困难最终成为一个类似美国西部片中的女英雄的故事。而在中国电影花木兰中,更多表现的是花木兰作为国家的一分子,为了孝义替父出征,为了国家的太平征战沙场,这是一个中国式的民族英雄。在电影中花木兰心存天下,具有民族大义精神,这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讲求的道义,但是花木的道义没有仅停留在一个小群体中的道义,而是上升到了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战争的同时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当花木兰的爱人死去时,悲痛的花木兰依然在理性地思考,不断地反省自己,有着极强的国家责任感。经过内心的挣扎以后,花木兰放弃了个人的儿女私情,决心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守护她的战友。她的家园以及她的国家。花木兰内心随时保持理性,当花木兰自小的兄弟小虎等被敌军抓住,敌军对他们进行严刑拷打,来刺激花木兰时,花木兰的内心是煎熬的,但是当胡奎等弟兄要冲出去救人时,花木兰理性地阻止了他们,胡奎大声说:他是你兄弟!“花木兰回答:你们也是我兄弟,我不能让你们去送死。“她努力克制自己内心的悲痛,带领军营的士兵们唱起了军歌。花木兰在被大将军背弃时,被困峡谷之中,在身负重伤极其艰难的情况下,花木兰大声说出:士兵可以叛我,将军可以弃我,但我花木兰绝不背叛国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电影花木兰遵循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和义,但是花木兰对木兰辞中朦胧的女性意识进行了明确和升华,花木兰遵守着中国男权社会所指定的孝道和大义,但是花木兰也有了不同于传统女性的理性,在危急时刻她临危不惧,并且可以从容地指挥军队进行战斗,因此,电影中的花木兰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木兰辞中的花木兰,她也有不输男儿的气魄。在电影中模糊了男女之间的界限,花木兰与士兵一起称兄道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花木兰追求男女平等的潜意识,是在民族大义和孝道之下的女性意识,体现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女性主义。在中国电影花木兰中,导演十分重视对花木兰内心世界的刻画,花木兰是勇敢的女将军,其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豪爽,但是也有女性特有的柔弱的一面,电影中的花木兰不是一个脸谱式的人物,她有血有肉,有男儿的刚强,也有女儿的脆弱,这种表现手法让花木兰的形象立体丰满起来。当花木兰第一次上战场斩杀敌军的时候,其身为女儿内心脆弱一面表现出来,花木兰第一次斩杀敌军时十分地犹豫和挣扎,之后,在清洗带血的牌子时想起死去的战友,又让花木兰十分地伤感,这是花木兰作为女人内心脆弱一面的体现,这也为后面花木兰希望尽早结束战争,获得和平,不再有杀戮埋下了伏笔。在此处,电影将花木兰传统的中国女性温柔和脆弱的一面展现出来,花木兰不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刚强的女汉子“,她的内心还是传统的中国女性。

中国电影花木兰中,花木兰并没有取得战争的胜利,花木兰在被大将军所背弃以后,身陷囹圄,如果不是皇子文泰及时出现,并且以自己作为人质进行抵押,花木兰可能早就败走,虽然花木兰后来凭借自己的勇敢只身前往敌军阵营,营救了皇子文泰,但是最后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大义,她牺牲了个人的幸福,让皇子文泰与匈奴的公主联姻,来换取江山的太平,从而让天下苍生都到安宁。中美两部电影结局的不同,可以看出中美文化上存在的差异,美国文化强调自由。平等,讲求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强调每个人个性的发展,在美国文化中,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追求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上为社会做贡献,因此,在迪士尼的电影中,花木兰最后大败匈奴,立下战功,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而中国自古就讲求三纲五常,强调集体主义,认为个体是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个体离不开整体,对伦理道德十分看重,强调对集体的忠诚以及必要的时候牺牲个人的利益来保全集体的利益,这与美国的个人主义是不同的,因此,在中国版的电影花木兰中,花木兰最后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天下苍生可以安居乐业,选择了牺牲自己与皇子文泰的感情,这符合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体现了集体主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在女性主义表达上是不同的,美国的女性主义是建立在个人利益的基础上,追求的是个人的利益,而中国的女性主义则是建立在集体的利益上,在实现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再实现个人的价值,女性个人价值的实现是随着集体利益的实现而实现的,花木兰正是在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实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

四。结语

通过对比分析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和中国电影花木兰中的女性意识,我们可以发现两种文化下不同的女性主义,美国的女性主义是建立在个人主义的基础上,强调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上实现集体的利益,而中国的女性主义是建立在集体主义的基础上,强调实现集体利益的同时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这也体现了中美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美国文化中以个人主义为中心,而中国的文化则是追求集体主义。两部电影都表达了各自文化中的女性意识,对于研究中美文化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美电影中花木兰的女性意识及差异

中美电影中花木兰的女性意识及差异【4316字】: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14122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