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电影风雨哈佛路中的美國精神解读【3499字】

时间:2023-02-21 13:11来源:毕业论文
电影风雨哈佛路中的美國精神解读【3499字】

电影风雨哈佛路中的美国精神解读

电影是文化的一面镜子,作为一种包罗万象的艺术,电影自问世以来,就没有离开过各种文化影响。通过一部电影,观众


电影风雨哈佛路中的美国精神解读

电影是文化的一面镜子,作为一种包罗万象的艺术,电影自问世以来,就没有离开过各种文化影响。通过一部电影,观众们往往可以身临其境地体会彼时彼处的宗教信仰。社会形态。风土人情。价值观念等,体会电影人希望通过电影传达的精神气质和理想信念。各国都在通过自己的电论文网影向全世界表现自身与众不同的文化和精神。电影风雨哈佛路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励志片,通过描述一名一贫如洗的女孩如何一步步迈入哈佛大学,全面展示独特的美国精神。

一。电影风雨哈佛路简介

美国电影风雨哈佛路(HomelesstoHarvard:TheLizMurrayStory)由真实故事改编,曾获得第55届艾美奖三项提名。电影改编自莉丝?默里(LizMurray)的自传BreakingNight。现在的liz是一名美国励志演说家,被称为感动全美的奇迹女孩“,曾受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接见,可正是这样一位永远以一脸灿烂阳光般笑容示人的成功女性,却有着不堪回首的童年。Liz出生在美国纽约的贫民窟,从小目睹父母吸毒,在充斥着暴力。毒品和饥饿的环境中长大,在家中,她不仅没有得到父母的照顾,还要反过来照顾父母,在学校里,因为脏乱的衣服和身上的异味,她受尽了同学的嘲讽,并最终辍学。尽管家庭看上去支离破碎,但Liz却拼尽全力爱父母。家人,可最终还是难以保住这个风雨飘摇的家而不得不开始流落街头的生活。她住过收容所,睡过地铁站,当过小偷,捡过破烂。起初,她觉得自己是个不安分子和受害者,但是后来,她猛然意识到,就像我妈妈以前那样,我总是对自己说,‘有一天我会搞定我的生活的’,可当我见到我妈妈直到死还是没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时,我明白了,我做出改变的时间要么是现在,要么就永远不可能了“。于是,在母亲因为艾滋病去世而父亲不得不待在收容所后,她深受感触,开始直面残酷的生活,并着手改变。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Liz用2年的时间完成了4年高中课程,并获得了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哈佛大学。如今,莉丝在全球各地发表演说,激励人们跨越困境追寻心中的梦想,赋予人生意义,实现自我价值。

二。美国精神解读

美国于1776年建国,尽管才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发展,却俨然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超级大国,每年吸引着全世界无数的优秀人才趋之若鹜。美国的巨大吸引力固然与它拥有的庞大社会财富。先进的科技水平。完善的社会制度和领先世界的优越地位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美国和美国人展现出的独特的思想。性格和行为方式“,即所谓的美国精神。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评论家H。S。康马杰教授分别于1930年和1950年出版了著作美利坚合众国的成长和美国精神,在两本著作中,他试图对其口中难以捉摸的美国精神“进行阐释和剖析。

在康马杰笔下,美国精神的主要特点包括:

(1)乐观精神是异乎寻常的;

(2)信念是世上没有办不到的事,不达全胜绝不罢休;

(3)视野广阔,想象力驰骋于整个大陆,讨厌琐碎的事务。犹豫不决和胆小怕事,希望大场面,容易接受大规模的计划和豪迈的事业;

(4)文化是特质性的,认为生活舒适是理所当然的,并且怀着优越感看待那些生活水准不如他们的人;

(5)总是顽强地战胜困难,部分原因是他们确信坚韧不拔加上勤劳。智慧和运气,总会有好结果;

(6)有强烈的数量观念,倾向于以数量评价几乎所有事物;

(7)注重实际,对政治。宗教。文化和科学尤其讲实际,不过对商务往往带有浪漫色彩;

(8)讨厌理论和抽象的思辨,像健康人不吃药那样避开那些深奥的政治哲学和行为哲学,任何一种超越常识的哲学都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唯一可以称之为他们的哲学的乃是有用即真理的工具主义;

(9)有一种夜郎自大的信念,轻视其他国家和民族几乎达到旁若无人的程度。认为自己的国家优越,自己比别人优越,这种优越感产生一种天然的使命感,相信自己是世界的最高希望①。

这些美国信条“(AmericanCreed)存在于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早已潜移默化地成了美国民族精神和文化的一部分,不仅指导着美国的政治生活,还影响着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具体来说,在电影风雨哈佛路中,美国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崇尚个人主义

个人主义是美国精神的主体,也是美国文化的核心,它的产生来自于最初清教伦理中的自由主义,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逐渐成为美国精神的奠基石。个人主义不是自私自利。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的代名词,它既指个人意志的独立性和神圣性,个人价值观的受尊重,又指个人对自我的拯救。与传统的中国为国与家“的价值观相对立的是,证明自己“是美国人推崇的价值观,一个人只要对自己负责就足够了。在风雨哈佛路中,Liz在接到母亲去世的噩耗后,没有选择沉沦或者踏上母亲的旧路,她深知只有自己才能帮助自己逃离困境,于是她选择邻居Eva求助,发出了我不想变成傻子,我想上学“的呐喊,这成了个人主义中自助精神“的最好诠释,从此,Liz开启了一段要从糟糕的环境中爬出来“的自强不息的生命历程。在与自己在教养院的好友Chris重遇后,Chris非但没有惊叹于Liz在学校的优异表现,甚至对她心存的大学梦不屑一顾并无情讽刺,曾经的好伙伴却成为自己梦想的阻碍,可Liz并没有因此怀疑自己,对自己理想的坚持,对未来道路的坚定不移,成了证明自己“的最好例证。自己做决定才能决定自己的人生,也只有通过个人拼搏获得成功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尊重。(二)注重自我奋斗以实现自我价值

美国是个自由开放的国度,鼓励个人奋斗,并高度承认个人价值,这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无尽的活力。无论你是谁,无论你的肤色。人种,无论你来自社会的哪个阶层,只要通过努力奋斗,都能大胆追求个人权益和幸福,都能在这里找到你的价值,实现属于自己的美国梦“。Liz深深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她说:我要改变我的生活,我要尽力拼搏,不让自己落入社会最底层,我不要终日沉浸在迷茫彷徨之中,认定我现在的生活,如果,如果我更加努力呢?别人可以做到的,为什么我不能,人生是可以选择的!“Liz奋斗的起点很低,吸毒的父母,因为艾滋去世的妈妈和在收容所的爸爸,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她甚至找不到一个可以住的地方,可她并没有放弃自己,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里,她也凭借邻居在垃圾堆里翻到的百科全书获取知识,在重新复学后,她勤奋好学,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在两年内修完了高中四年的课程,并以平均成绩95分,在班上150名同学中名列前茅的成绩顺利完成了学业,并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了纽约时报一等奖学金,顺利进入了哈佛攻读。风雨哈佛路中Liz出身寒微却努力拼搏的人生,和她改变命运的坚强与智慧。永不言弃的勇气及对梦想的执著,成为美国梦“最完美的注解。在美国人心中,美国梦“就是这样一种强大的信念,相信不需要借助自己的地位。出身,不需要凭借他人的援助,只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努力不懈的奋斗,成功一定会属于自己。

(三)信仰平等自由

平等和自由是美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精神始见于美国的纲领性文件独立宣言,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具有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自由和平等渗透进了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为美国的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流动性和创造力。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哪怕这种生活方式远离主流文化。Liz的父母都是嬉皮士,他们蔑视传统,废弃道德,有意识地远离主流社会,以一种不能见容于主流社会的独特生活方式表达他们对现实社会的叛逆,对自己的生活和选择负责,这其实是个人主义的另一种表现。就像Liz的好友Chris被问及今后理想时,Chris的回答是:我可以去捡垃圾,还可以去当妓女。“选择任何一条生活的道路,都是个人自由的权利,他人无权也不应该干涉。

美国人追求和维护权利平等的理念,已经深深融入了公民自觉意识。美国精神中的平等,不仅意味着不论你出身如何,背景怎样,在上帝面前都是平等的个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更意味着只要你付出努力,每个人都有获取成功的平等机会。Liz在辍学后,依然获得了在新学校面试的机会,尽管有着不堪的过往。复杂的家庭,她都如实告之校长,并获得了新的入学机会。Liz紧紧抓住了这个机会,并积极申请纽约时报的奖学金,穿着从姐姐那借来的衣服,Liz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成功的优势,可她依然得到了竞争的机会,并最终成功申请到了奖学金。在颁发奖学金的典礼上,有记者问:你是怎么做到的?“Liz淡淡地回答:我为什么做不到呢?“是啊,在重视平等机遇的美国,各个阶层的人员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平等获取发展机会,在机会面前平等竞争,因此只要你付出努力,那么又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三。结语

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电影通过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反映出文化的方方面面,并展示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取材于真人真事的电影风雨哈佛路通过Liz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向观众传递着真实的美国精神,从而帮助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更好地理解美国文化。

注释:

①转引自王沪宁。美国反对美国。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32-35。

电影风雨哈佛路中的美国精神解读

电影风雨哈佛路中的美國精神解读【3499字】: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14080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