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新闻传播论文 >

论网络谣言对社会的危害及其治理对策(3)

时间:2018-03-04 21:07来源:毕业论文
恐怖型网络谣言,这类谣言一般是虚构恐怖信息或危害公众安全事件信息,引发公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引起公众对政府 管理 的不满,影响社会稳定。


恐怖型网络谣言,这类谣言一般是虚构恐怖信息或危害公众安全事件信息,引发公众恐慌,扰乱社会秩序,引起公众对政府管理的不满,影响社会稳定。恐怖型谣言的典型案例就是关于青少年在酒吧喝了让人昏迷的酒水,醒来后发现自己躺在盛满水和冰块的浴缸里,而自己的肾却已经被人取走,这则网络谣言曾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出名到甚至多部影视剧作品中都加入了这个桥段;
危害型网络谣言,这类谣言往往涉及到人的切身安全利益,通过捏造某种灾害即将发生,或者捏造、夸大已经发生的灾害的危害性信息,引起群众的心理恐慌,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典型的案例是2011年的“响水县工厂爆炸”事件,因为有人传言工厂要发生爆炸,引起了部分群众的恐慌情绪,并离家出走,在逃亡途中不慎发生意外致4人死亡,事后经查实才发现此爆炸事件仅为好事者在网上发布的谣言;
怜悯型网络谣言,这类谣言往往通过展现一个个及其悲惨的故事或者遭遇,博得众网民对事件当事人的同情、怜悯,来达到某种既定目的,扰乱社会生活秩序。典型的案例是“xx孩子因家里失火不慎严重烧伤,现急需一笔医疗费用,每转发一次就多一份希望”,文字下再配一张孩子半身烧伤的图片,图片上附加家人的联系方式,多数网友看到后出于同情都会随手转发,这就让造谣者达到骗取转发量的目的;
利益型网络谣言,这类谣言通常关系到个人或者企业行业的利益问题,通过对与自身有竞争关系的产品或者行业进行一些带有负面影响的信息传播,引起公众对该产品的不满和抵制,从而使造谣者达到削弱竞争者实力,让自己获利的目的。典型案例是2011年的一篇标题为“内地皮革奶粉死灰复燃,长期食用可致癌”的文章被广泛转载,由于往期曾多次发生过“皮革奶”事件,后果非常严重,所以此次“皮革奶粉死灰复燃”的消息一经出现,立马引起了公众的恐慌情绪,致使众多奶企蒙受了巨大的损失,而事后农业部经检测后回应,此次“皮革奶事件”为恶意造谣。
3.2 网络谣言对社会的危害
尽管网络谣言有上述多种分类,但无论其怎么分类,只要身为网络谣言,就都会对社会产生诸多危害,下面就将探讨网络谣言对社会产生的一系列危害,并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加以佐证。
    网络谣言易引发骚乱,影响社会安定,损害公众利益。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外发生的具有深度影响的群体性事件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发现这些事件的背后无一例外都有着网络谣言在推波助澜。如2010年山西地震谣言、2011年日本核辐射扩散谣言、2012年世界末日谣言等。近期发生在北京的京温商城聚集事件也是网络谣言恶意传播的结果。2013年5月3日,一个名叫袁利亚的安徽籍女子在京温商城坠楼身亡,事件发生后不久,就有网上传言称袁某曾被7名商场保安强奸,瞬间引发了群众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该女子男友彭某不但并不关心袁某坠楼身亡的迷团,不配合警方查清真相,反而是首先想到了索赔问题。在要求未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进而利用网上的传言编造谣言在网上传播,散布袁某“离奇”死亡的信息,并且煽动同乡为其造势以制造混乱。原本北京警方已经得出了确切的结论并将调查结果告知了死者家属,然而此时,在各大网站、论坛、微博上却纷纷出现各种谣言,称袁利亚是被商城保安奸杀后抛下楼的。如此情节随即在网络上持续发酵,迅速蔓延,在各大论坛上类似这条内容的发帖点击量都突破了上百万次。网络谣言的内容还包括“袁被七保安强奸,坠楼后身亡,警方不立案。”除了诸如“保安潜逃说”和“警方不立案说”的言论外,还有人声称,京温商城有人凭借自身权势干涉警方侦查办案。正是这些令人震惊的虚构情节,再加上言词富有极强的煽动性,使许多群众受到误导并最终导致5月8日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在京温商城门口聚集,部分不法分子还趁机扰乱公共场所和交通秩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社会影响,使北京的社会安定受到了直接危害。事实上,对于袁利亚坠楼事件,早在5月3日其坠楼身亡当天,警方就介入调查并得出袁某是自主从高楼坠落导致死亡的调查结果。随后有媒体报道称,袁利亚家庭非常贫困,父亲重病在床,因此猜测其是因为生活压力太大而产生轻生的想法。但在事发当时,公众并不清楚这些信息,再加上其男友彭某在网络上的煽动误导,使一系列谣言产生并疯狂传播,各种猜疑不满情绪从网络世界开始走回现实世界,最终发生了不明真相群众的聚集闹事。 论网络谣言对社会的危害及其治理对策(3):http://www.youerw.com/xinwen/lunwen_1044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