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儒林外史》中的江淮文化研究(3)

时间:2024-01-18 20:56来源:毕业论文
二《儒林外史》中的丧葬礼俗 丧葬礼俗是指办丧事时的风俗习惯。丧事的办理自古以来便受重视。一个体面的丧礼不仅表达了生者对逝者的追念与敬意,

二《儒林外史》中的丧葬礼俗

   丧葬礼俗是指办丧事时的风俗习惯。丧事的办理自古以来便受重视。一个体面的丧礼不仅表达了生者对逝者的追念与敬意,还与儒家倡导的“以人为本”不谋而合。“逝者为大”的思想在中国人民心中根深蒂固,因此在人去世后,丧葬便成了重大的仪式,并在历史发展中渐渐形成系统而完善的礼俗。

1。报丧与吊丧 

报丧是指以书面或口头等各种形式把某人去世的消息通知他人。报丧的习俗形成于商周时期,可算是人死后的第一个仪式。报丧的形式多样,按照江淮地区的风俗,报丧的人一般是死者的近亲亲自登门向其他亲友通报丧事,并诉说亲人的临终状况、丧事事宜等,而亲友也应该回访以表哀思。

在《儒林外史》中多次提到报丧。如第五回王氏病故、第六回严监生命终,都有人报丧;第二十二回提到卜老爹去世后牛浦陪客报丧。第三十三回娄太爷去世后,他的孙子穿着一身孝,向杜少卿报丧。

吊丧,有时候也叫吊孝,是指在死者亲人报丧并通知丧事事宜之后,死者的友人和其他亲人会专门安排时间,持纸帛、果供前往吊唁,哀悼死者。第四回范进母亲去世,“合城绅衿都来吊唁”;第二十六回鲍文卿死后,四个班的戏子都来吊孝,吊丧是对死者的缅怀与哀悼,表示将和死者家人一同分担痛苦。

2。重风水来自优O尔P论R文T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风水,在古代又叫堪舆。《儒林外史》第四十五回说的就是余二先生“讲堪舆回家葬亲”。《葬经》中对风水一次有着最早的记载:“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7](P24)明清时期,民众对风水之术非常信服且痴迷,风水之术在百姓中流传甚广,并且在生活中得到广泛运用,如建房选址、坟墓选址等。人们相信一个风水宝地会使日后的生活顺风顺水,并可以避免灾祸。

《儒林外史》多次提到明清时期人们利用风水之术处理丧葬事宜。在第四回范进的母亲去世后,范进请来僧人为母亲追荐;第二十六回鲍廷奎请了一位阴阳先生给鲍文卿选定墓地。这里提到的阴阳先生就是给人们看风水的方士。阴阳先生在明清时期极为受欢迎,甚至有的人家里专门养风水先生以求趋利避邪。风水之说带有封建迷信色彩,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人的愚昧无知,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民众的“死者为大”与“孝”的思想,想要亲人在死后也能过得顺心,因此迷信风水,要选一个合适的坟址。但是一般情况下,迷信风水只是愚昧的群众借死者为理由以求自己安心的行为,如施二先生因为自己不中举,于是迷信风水终日商议迁坟,这是对死者极大的不尊重,体现出施二先生并没有考虑到死者已经“入土为安”的现实,只是担心坟址不当阻碍了自己的仕途与前程。

作者在第四十五回中对风水之说予以极大的讽刺,同时也批判讽刺了装模作样的风水行为。在第四十五回,写到了余氏兄弟劝说余大先生迁坟时的装模作样、自以为是的丑态:

因把这桌子上的盘子撤去两个,拿指头蘸着封缸酱,在桌子上画两个圆圈,指着道:“大哥你看,这是三尖峰。那边来路远哩!从浦口山上发脉,一个墩,一个炮……弯弯曲曲,骨哩咕噜,一路接着滚了下来。滚到县里周家冈,龙身跌落过峡,又是一个墩,一个炮 ,骨骨碌碌几十个炮赶了来 ,结成一个穴情,这穴情叫做“荷花出水”。

3。停柩论文网

《儒林外史》中的江淮文化研究(3):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20087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