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作为革命小戏的淮海戏研究

时间:2023-12-02 19:32来源:毕业论文
作为革命小戏的淮海戏研究.淮海戏经历了一次持续时间较长的战斗,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本文通过对淮海戏作为“革命小戏”时期的发展过程、戏曲内容、形式特点等因素的研究,希

摘  要:2008年6月,淮海戏被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朝末年、建国后、文化大结束后,这三个时期是淮海戏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性转折点。由最初的“唱门头词”到“淮海小戏”再到“小戏”,最后被正式定名为“淮海戏”,淮海戏经历了一次持续时间较长的战斗,其中的艰辛不言而喻。本文通过对淮海戏作为“小戏”时期的发展过程、戏曲内容、形式特点等因素的研究,希望人们能够进一步了解战争时期不一样的“淮海戏”。91704

毕业论文关键词:淮海戏;小戏;发展过程;戏曲内容;形式特点

Abstract:In June 2008, Huaihai opera was approved in the second batch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Huaihai opera, three periods were its historical turning points, which include the periods in late Qing Dynasty, the beginning years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periods after the ending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From the original name "singing head words" to "Huaihai local opera" to "revolutionary short play", and eventually official name as the "Huaihai opera", Huaihai opera went through a long-lasting struggle for its survival, and the hardships it experienced are self-evident。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the developing process, the contents and the styl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uaihai opera as "revolutionary short play" , on which basis, it's hoped that readers will get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a quite different "Huaihai opera" during the revolutionary war。

Keywords:Huaihai opera;Revolutionary short play;Opera developing process;Contents of the opera;Style characteristics

一、“小戏”淮海戏概述源G于J优L尔V论N文M网WwW.youeRw.com 原文+QQ75201`8766

作为江苏省传统的地方戏曲剧种,淮海戏一度流行于江苏北部的淮安市、连云港市、宿迁市、徐州市和盐城市的部分县区,以及鲁南、安徽东北一带的农村。“拉魂腔”是淮海戏与柳琴戏、泗州戏的原名,淮海戏也因此而诞生,因为伴奏乐器为板三弦,所以又称为“三刮调”。[1]淮海戏的标准音为沭阳方言,但同时他又融合了海州和泗阳的乡音。淮海戏在民间曾被称为“小戏”,因为他主要流行于淮海地区,所以又被称为“淮海小戏”,1955年被正式更名为“淮海戏”。值得一提的是,在淮海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曾有一段时期是其作为“小戏”而存在的。

(一)“小戏”的定义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淮海地区的小戏艺人们以戏曲的形式在后方积极开展抗日宣传活动,鼓舞解放军和广大人们群众参与到斗争中去,最后取得了的胜利,而在这期间艺人们编演的戏剧就叫作“小戏”。

(二)主要分期及剧目

1937年,中国开始进入抗日战争时期。1940年之后,由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淮海地区建立了,同时期,由淮海地区抗日民主政府和党组织的共同努力,成立了“抗日艺人救国会”、“武装宣传队”和“抗敌宣传队”组织,小戏艺人们通过这些组织积极投入抗日救国运动,并在后方以戏曲的形式开展抗日宣传活动,[2]组织编演了一大批新剧目,诸如《柴米河畔》、《一把刀》、《劝子参军》、《三星落》、《大后方》、《十年夫妻重团圆》、《小板凳》、《妇女解放》、《灾难海州》、《张保长回家》《翻身小放牛》等。这些剧目都取材于淮海地区的斗争经历,而且在这些剧目中都展现了深厚的军民鱼水情和抗日英雄豪情,成为了鼓舞士气、激励斗争精神的有力武器,深受淮海地区党组织、民主政府以及军和民的热爱,同时提高了小戏艺人们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水平。1943年底,小戏艺人们被抗日民主政府集中起来,进行了一系列文化及业务上的培训,此后才将小戏命名为“淮海小戏”。[3] 作为革命小戏的淮海戏研究: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9923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