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王安石变法中理财措施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

时间:2021-08-27 21:12来源:毕业论文
研究目的和意义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王安石变法中主要理财措施(市易法、青苗法、募役法)的实施背景、目的、成效的分析来看待其对当时整个北宋社会造成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

研究目的和意义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王安石变法中主要理财措施(市易法、青苗法、募役法)的实施背景、目的、成效的分析来看待其对当时整个北宋社会造成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王安石变法中理财措施对北宋社会影响的看法。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历史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历史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熟悉历史论文写作的程序和方法,培养学生查阅文献、资料、搜集资料,调查研究的能力,写作能力。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毕业论文(设计)要具有科学性,做到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推理严密、系统完整、数据准确;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语言简练、文字通顺。71401

意义:众所周知,北宋中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等社会矛盾激化,积贫积弱现象严重。北宋统治者为了挽救日益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缓和阶级矛盾,进行了两次变法改革运动。而王安石变法更是在北宋历史乃至中国古代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理财措施又是变法的重中之重,它们的利弊、实施好坏对整个变法及当时的北宋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重新审视和挖掘王安石变法中理财措施的利弊得失便显的十分必要了。

二、研究现状

王安石变法历来是学术界的一大研究热点之一,古今中外,研究者不乏其人,900多年来,有关评议和研究王安石及其变法的论著可谓是汗牛充栋,成果斐然。除了宋元时期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脱脱、阿鲁图的《宋史》以外,还有清末梁启超的《王荆公》,近三十年来,随着王安石变法研究步入正轨 ,研究队伍不断扩大 ,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大有进展,包括邓广铭、漆侠和李华瑞等诸位学者在内,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为王安石变法的研究做出了重要的推动。邓广铭先生《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人民出版社,1997)一书提到王安石变法是革新派与保守派之间的斗争,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其次王安石变法的理财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它发展了生产,扭转了北宋积贫的局势。漆侠先生《王安石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一书,在恩师邓广铭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了有关王安石变法的研究。漆侠先生认为王安石变法加强了宋朝的统治,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封建经济关系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另外,漆侠先生还认为,王安石是站在地主阶级与专制统治的立场上,力图抑制豪强兼并势力,为稳定中下层地主阶级和上层农民阶级,缓和对劳动人民的剥削,最终达到巩固宋朝统治的目的。

三、主要观点论文网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开篇部分大致阐述了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其次,通过对王安石变法中主要理财措施(市易法、青苗法、募役法)的实施背景、目的和成效的详细分析来正确认识其对当时整个北宋社会所造成的积极和消极影响。然后,本文对王安石变法中理财措施的利弊进行了概括性总结。最后,理论联系实际,说明了本文对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的当代中国和为政者的一些良好的借鉴意义。

四、参考文献

[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卷251.北京:中华书局,1986.

[2](元)脱脱.宋史[M]卷180.北京:中华书局,1977.

[3]周筱赟.解析王安石变法中的市易法[J].江汉论坛,2004,(3)

[4](宋)苏辙.栾城集[M]卷3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5](宋)范纯仁.范忠宣公集[M]卷15.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5. 王安石变法中理财措施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8105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