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献综述 >

人格特质理论知识共享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

时间:2020-11-01 09:46来源:毕业论文
3 国内外研究成果述评 1 前人研究成果总结 通过以上 文献 回顾,笔者认为国内外学者们在相关研究领域主要取得了以下三方面研究成果: (1)提出了人

3 国内外研究成果述评

1 前人研究成果总结

通过以上文献回顾,笔者认为国内外学者们在相关研究领域主要取得了以下三方面研究成果:

(1)提出了人格特质会对知识共享带来影响,并进行了验证。

(2)指出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的积极作用,比如在思想交流,开拓思维,产生新知识等方面。

(3)意识到了在进行知识共享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难处。

    2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众多的海内外学者对员工人格特质与知识共享行为的关系影响研究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意识到了在进行知识共享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难处,但截止现在,仍有有许多领域需要后人去做进一步研究。

   (1)从个体层面来探讨对知识共享影响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尤其是影响机制还不完善,且绝大部分研究为纯理论研究,并未构建出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

   (2)认识到了员工在进行知识共享行为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但未能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3)未能通过对相关模型的学习和研究,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理论,为企业、组织选择何种人格特质的员工以此促进知识共享提出建议和对策。

参考文献

[1] 宋宝香, 林泉. 人格特质对知识共享影响机制实证研究[J]. 企业管理, 2006, (20):114-115.

[2] 于莱菏. 国内外人格特质理论研究综述 [J]. 中外企业家, 2013, (12):221-223.

[3] 俞煜婷. 外倾型员工对创新型主管的知识共享:建言意愿与互动公正的中介作用[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 (7):208-209.

[4] 胡萍, 吴勇. 知识型企业员工知识共享行为作用机理的集成分析框架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4, (4):124-130.

[5] 姜俊. 企业组织中的知识共享模式研究[J]. 商业时代, 2006, (3).60-61.

[6] 翟伟希. 从人格特质角度看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共享[J]. 经营与管理, 2012, (3):37-40.

[7] 汤倩, 葛明贵. 基于归因理论的大学生知识共享行为模型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 2012, (7):156-157.

[8] 原长弘, 姚缘谊. 科研团队内部知识共享氛围对成员知识创造影响的跨层次分析[J]. 职业, 2003, (3):15-17.

[9]朱春玲, 陈晓龙. 高绩效工作系统、知识共享与员工创造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1):42-45.

[10] 周志民, 张江乐. 内外倾人格特质如何影响在线品牌社群中的知识分享行为——网络中心性与互惠规范的中介作用[J].中国西部科技, 2008, (5):58-60.

[11] 芮雪琴, 蒋媛卉. 企业科技型人才大五人格特质与知识共享绩效的关系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12, (6):46-49.

[12] 王维, 周鹏. 企业知识共享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 科技论坛, 2013, (20):80.

[13] 赵君. 人格特质对知识共享的影响: 以组织信任为中介变量[J]. 理论与探索, 2010, (11):101-102.

[14] 盛赟. 行政组织中成员人格特质与知识共享关系[J]. 安顺学院学报, 2011, (6):119-122.

[15] 王子喜, 杜荣. 人际信任和自我效能对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和参与水平的影响研究[J]. 实践研究, 2011, (4):58-60.

[16] 尉佳芸, 俞煜婷, 路琳. 外向型人格特质对上行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J]. 科技管理与研究, 2012, (6):43-45.

[17] 冯帆,杨忠. 组织激励与知识共享:员工心理需求的匹配效应[J]. 科技论坛, 2013, (20):80.

[18] 王国宝, 宋贡敏. 组织内知识共享前因研究述评[J]. 企业活力, 2010, (9):58-60.

[19]朱洪军, 徐玖平. 组织文化、知识共享及核心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 科学学研究, 2008, 26 (4):820-826. 人格特质理论知识共享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2):http://www.youerw.com/wenxian/lunwen_6401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