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浅析孙绍振语文教学思想(2)

时间:2022-04-22 20:21来源:毕业论文
孙先生认为多年来被很多语文教师最常用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是不合理的,应当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提出疑问的机

孙先生认为多年来被很多语文教师最常用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是不合理的,应当关注学生的自我发展。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提出疑问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将现成知识内容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虽然直接灌输式的教育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接受到更多的知识,但是难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且容易遗忘。孩子是有情感的生物,如果从小一直对孩子进行理性教育,则会使孩子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因此要将理性教育和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子的心灵自由地成长和思考。在改革教材的同时,也要改革教育方法和思维方式,注重学生心灵的丰富和自由。在学生的心灵教育方面,孙先生提倡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深入地探寻学生内在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对美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

此外,孙先生把写作能力看成是语文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只有教育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提高学生自主阅读领悟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文章写作的兴趣,加上学生的心灵得到丰富、思维能够自由地发散,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教育所要培养的不是一味地接受教师传授的思想不能进行独立深入思考领悟文学内涵的人,而是要培养心灵丰富自由且各方面能力全面发展的人。使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教学基底:作品细读与比较还原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中,存在语文教师自身文学素养不够,阅读分析文本的能力欠缺的现象。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将已有的现成知识理论或是研究成果教给学生,学生也习惯被动接受而不思考。对此孙先生提出了深刻批判,他认为语文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分析能力和语言创造表达能力。为了解决这种弊端,孙先生致力于总结出一套帮助语文教师分析文本的方法。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还原分析法。

孙先生曾在他的多篇文章以及著作中对还原分析法进行了解释和示例,例如:“还原(这与现象的还原在精神上一致,但更具有形而下的操作性),也就是想象出未经作者处理的原生的状态,原生的语义,然后将之与艺术形象加以对比,揭示出差异矛盾来,就可以分析了。”[3](P7)由此可见,还原分析法想象出事物原本的状态,然后将想象出的形象之文本中加工过的艺术形象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找到两种形象之间的不同或矛盾之处,对不同以及矛盾进行分析探索,在文本分析中感悟总结出作者深层的写作用意和内心情感。从情感逻辑还原,到审美价值还原;从历史的还原,到流派还原。通过还原文学形象原本的形态,揭示出内在矛盾。通过不断的比较还原,领悟出文本的情感诉求。文献综述

“还原”和 “比较”必须同时存在。比较和还原要不可分割地同时进行,因此称之为比较还原法。“将比较还原法运用到实际的文本分析中去,具体的步骤是:第一,想象出作者没有写的内容。第二,比较不同的情感关联方式。第三,比较价值观的不同。第四,研究此艺术形象在不同文体中的差异。”[4](P62)

以《荷塘月色》为例。《荷塘月色》开头朱自清先生写夜深时,想到每天经过的荷塘,应该会有不同的样子。可以对这句话的矛盾进行分析。朱先生没有写平日里的荷塘,而是写了今日的荷塘,并且说今日的荷塘与平日相比另有一番样子。抓住这一句,不仅对分析文本大有帮助,而且有利于分析出朱先生写作这篇文章的原因。平时的荷塘平凡无奇,没有特别之处。但是文中写到平时普通的荷塘今晚却与众不同,作者也不像平时的自己。这里的矛盾更为明显,是双重的。从客观现实世界来看,荷塘依旧是平时的荷塘,但是作者却说它是另一个世界,这两个世界之间的矛盾便可以进行分析比较。此外平常的自己和今夜的自己,这是另一个矛盾。文中提到平时的自己宜静宜闹,而现在却只喜欢独处的感觉。 浅析孙绍振语文教学思想(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9293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