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浅谈小學品德教學中的感恩教育【3519字】

时间:2023-03-28 22:51来源:毕业论文
浅谈小學品德教學中的感恩教育【3519字】

浅谈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需要教育点拨和引导,要通过品德课堂这一阵地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形成感激的


浅谈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天性,需要教育点拨和引导,要通过品德课堂这一阵地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而形成感激的心态。品德和责任,进而外化为感恩的行为。

一。处理教材,注入感恩源头活水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论文网再加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新课标提倡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因此,我们要创造性地使用手中的课本,既善于利用课本,又敢于跳出课本。课堂既应包括课本内容,又应充满现实生活中的感恩内容,这样才会给学生亲近的感觉,才能将感恩教育根植于学生心中。

1。教学内容向生活开放。

教学必须让学生用心经历,用心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艰辛,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内心世界,丰富情感世界,变得敏感。细腻。现在的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拥有幸福的生活,把父母给予自己的关怀和疼爱看做是理所当然的,往往觉察不到父母的辛苦和劳累。我在上我爱我的家人一课时,为使学生有自己的真实感受,组织了我当一天家“活动,让学生代替父母安排家里一天的生活,洗洗碗筷,整理房间。课堂上,让学生交流这一天的感受。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我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多么希望有人来帮忙呀。有了腰酸腿疼的真切体验,劳动的辛苦。父母的关爱也就深深地烙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谈谈如何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关爱,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其中有个孩子这样说:有一次我放学回家,看见生病的妈妈躺在床上,她叫我一个人到奶奶家去吃饭,我就一个人去了,现在想起来我真后悔,当初为什么就没有问问妈妈想吃什么呢?“多么真实的心灵告白,多么自然的真情流露,在心灵交流的平台上,幼小的心灵深深地感受到家人的爱是多么伟大,回报家人的真情也就油然而生。

2。教学内容向社会开放。

走出教室一步,就意味着对学科的超越:选择了一种教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学生的感恩之心不是一朝一夕能培养出来的,只有不断反复实践,才能逐渐形成。因此,才能变认识为行为。在教学我的成长树一课时,我开展了调查自己成长历程“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课前采访父母,收集儿时物品,回忆童年趣事。课上学生带来了采访父母的录音,出示自己的出生证。纪念币。胎毛笔。成长册,反映自己一步步长大的经历,进而充分感悟到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以学生的直接参与学习实践代替教师单调乏味的空洞说教,在社会活动中形成道德观念,不断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二。将感恩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

记得在教二年级品德与生活第一课时,我设计了让学生说说暑假里最有趣,最快乐的一件事这一环节时,同学们个个举起稚嫩的小手,有的说:我暑假吃了香喷喷的肯德基。“有的说:我了芜湖方特游乐园……“学生说得兴奋,我听得认真,可是陈飞同学说的话,让我久久不能平静。他说:我最快乐的事,是妈妈在我生病时,为我做了一碗热腾腾的馄饨,我感觉是我暑假中最难忘的事,也是最快乐的事,那是妈妈爱我的心,我要感谢妈妈,谢谢妈妈为我做了可口的馄饨。“听完之后我心头一热,被眼前这个相貌普通的孩子的话感动了,震撼了。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让全班学生对陈飞报以热烈的掌声,掌声热烈而持久;对他进行了表扬,表扬他懂得孝敬父母,懂得谢谢父母,懂得感恩。于是我借这个时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育学生要学会感谢老师的批评教育,因为老师使你一天天懂事起来,是老师给了你智慧,给了你知识……要学会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如:帮妈妈拿一双鞋,一句问候妈妈辛苦了……“感谢同学在你摔跤时扶你起来等。总之要感谢的事有很多,在你受到帮助的同时,别忘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进行感恩教育,使感恩教育在每个学生身上得以体现,就像三月的阳光洒满校园的每个角落,因而受到广大家长与校领导的好评,都说我品德与生活这一课程上得好,教得活“,抓得实“。

三。开放空间,引领感恩实践体验

冲破课堂约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课程局限,做到各科相互渗透“,使品德课与其他学科,与家庭。社会。外界进行信息交换,成为深受学生喜欢并乐意接受的课程。感恩教育更需要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识,从而成为学生感恩之情激发的基石。

1。立足学校教育,拓展教育的渠道。

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场所,而且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最直接的场所。因此,我们要以校为本“,在学校中的各门学科。各项活动中渗透感恩教育。

(1)在校园文化中渗透

每个学校都有属于自己学校特色的德育特色,我校突出心存感恩,至诚致远“的主题,开展了以感恩父母,感谢老师,感谢同学,感激祖国“为主题的感恩教育。学校在运动场的长廊上,设计以感恩为主的古今中外人物图片和以故事为主的连环画,如孔融让梨,诗人孟郊的作品游子吟等,在教学楼的走廊上,设计了感恩语录墙……感恩教育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了熏陶,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2)与大队活动相结合

为了引导学生感受传统孝“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汲取精神营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校为了大力宣传敬老孝老道德模范事迹,在全社会弘扬尊老敬老的良好风尚,在学生中开展了一次我给爷爷奶奶写一封信“的活动。各班级积极响应,学生热情很高,全校共征集到书信500余封。教导处对书信进行筛选,办出三幅宣传面板,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亲。

诸如此类,由于学校对此项活动高度重视,做到了认真部署,精心安排,活动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品德教师也以此项活动为契机,参与其中配套学校共同过好传统节日,丰富校园文化,感恩之氛围非常浓厚。2。配合家庭教育,培养感恩的习惯。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他认为,学校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离不开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和协调一致的配合。我们要将感恩教育延伸到家庭,将感恩习惯的养成贯穿于学生的生活,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感恩习惯。如在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到来之际,全体学生在少先队大队部的倡导下,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感恩三八节“活动。为了使活动有效进行,大队部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充分发挥家校合作功能,增强活动效果。

四。配合家庭教育,培养感恩的习惯

孩子正处于一种发展性的自我中心阶段,难免表现出小气“霸道“等,家长要了解幼儿的这一年龄特征,允许他们表现出这种与感恩相悖的行为,以避免幼儿产生强烈的逆反的心理;同时,又要善于抓住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进行积极的正面引导,培养其感恩意识。

1。感恩教育,多管齐下。

我们的教育不能仅限于传授文化知识,还要重教孩子如何做人,怎样学会感恩。感恩教育要从点滴做起,不要好高骛远,以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经典故事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让孩子从尊重老人,关心理解父母,为家庭分忧等小事做起,着重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会大声地说:谢谢。“如,经常引导孩子孝敬爷爷奶奶的宝宝是最棒的“。妈妈我来帮你揉揉肩“。奶奶我来帮你捶捶背“,大人生病了引导孩子关心和照顾等。孩子是最纯真的,只要你给他创造机会,他就会将爱爸爸爱妈妈“的语言化为实际行动,你要及时感谢孩子的施恩行为,如妈妈真高兴,宝宝真懂事“。谢谢你“等。这样我们就可以从孩子的眼中看到强烈的自豪感,看到他施恩的快乐。

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他认为,学校教育要实现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地发展“,离不开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的密切联系和协调一致的配合。为了使活动有效进行,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充分发挥家校合作功能,增强活动效果。

2。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结合品德教学,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瞧!我能行一课后,我布置学生回家与家长商量,给自己找找岗位,引导学生在家开展今日我当家“活动,并填好家庭联系卡“。一段时间后,评比哪些同学能主动。经常做家务,把自己的岗位工作做好,从而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增强教育的实践性。

教学实践证明,开放的品德教育课堂使感恩教育犹如春风化雨,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德育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品德课教师要多在品德教学这块沃土上关注感恩教育,在学生心中栽下一棵棵枝繁叶茂的感恩之树“。

浅谈小学品德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浅谈小學品德教學中的感恩教育【3519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376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