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云南應用型本科高校财经类學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3567字】

时间:2023-02-19 09:13来源:毕业论文
云南應用型本科高校财经类學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3567字】

云南应用型本科高校财经类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0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每年有大量高校毕业生步入社会


云南应用型本科高校财经类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0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每年有大量高校毕业生步入社会。在严峻的经济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双重压力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突出,这个问题是否能解决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目前财经专业是云南应用型本科高校最热门的专业之论文网一,随着报考人数的不断增加,一系列的问题,如学生就业竞争压力大。专业对口就业难就暴露出来。通过对云南应用型高校财经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为高校进一步优化专业设置,改进教育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就业竞争力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云南应用型高校财经热“的现状

1。1云南高校财会类专业的报考人数呈上升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社会上各种企事业单位对财经类专业的需求也会大大增加,财经类专业已成为各高校中的一个热门专业。云南各大高校报考财经类专业的人数也是急剧增加。以云南师范大学商为例,该校从2001办学至今,招收的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人数不断增长,是报考人数最多的,云南省其他高校几乎也是如此。

1。2会计专业证书报考人数急剧增加

随着财经类专业报考人数的增加,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增加自己的竞争力,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考取一些财会方面的证书。比如会计行业最基本的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银行从业资格证等各类经济学证书。比如云南省2010年报名参加会计考试的人数约有11。6万人,2011年报名参加会计考试的人数约有21。3万人,2012年报名参加会计考试的人数约有34。8万,2013年报名参加会计考试的人数约有40。5万,2014年报名参加会计考试的人数约有47。8万。①这样就会导致一个问题,考过的人越多,就意味着证书的含金量越低。

2云南师范大学商的财经类专业毕业生的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作为云南师范大学商的财经类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呢?专业对口率如何呢?只有通过毕业生的就业调查才能回答这些问题,才能反馈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运行效果。通过QQ群。微信等方式对财务管理。国际贸易。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进行调查问卷,本次调查共回收到115份问卷,其中男生38人,占33百分号,女生77人,占67百分号。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2。1封闭式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①在校成绩优秀的有23人占21。3百分号。良好的71人占65。7百分号。成绩中等的12人占11。1百分号。成绩差的有2人占1。9百分号。②毕业后收入状况在1000-2000的有14人占13百分号,2000-3000的有41人占总人数38百分号,3000-4000的有31人占28。7百分号,4000-5000的有8人占7。4百分号,收入在5000以上的14人占13百分号。③毕业后毕业生选择工作地点在云南市内的有65人占56。6百分号,云南省地级县或镇的有26人占22。6百分号,在省外城市的有19人占16。5百分号,在省外地级县或镇的有5人占4。3百分号。④往届毕业生刚毕业时选择所从事工作时是财经类专业对口的工作的72人占62。6百分号,自主创业的8人占7百分号,从事管理类工作的5人占4。3百分号,餐饮娱乐类4人占3。5百分号,选择其他行业的26人占22。6百分号。⑤根据对当前财经类专业就业形势的看法,认为当前就业压力大的有27人占23。5百分号,认为就业比较容易的有26人占22。6百分号,认为就业形势一般的26人,占22。6百分号,认为当前就业形势因人而异的36人占31。3百分号。⑥针对当前财经类专业人员的供求情况认为供过于求的有66人占总人数57。4百分号,供不应求的有26人占22。6百分号,认为供求平衡的有23人占20百分号。⑦毕业生在选择工作职业时首要考虑的问题调查认为首要考虑专业是否对口的有7人占6。1百分号,首要考虑就业地点的有6人占5。2百分号,首要考虑工资待遇的22人占19。1百分号,考虑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的62人占53。9百分号,考虑父母的要求与期望的2人占1。7百分号,首要考虑个人兴趣的16人占13。9百分号。⑧而在求职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跟不同的困难,认为最困难的是没有工作经验的是66人占57。4百分号,认为如果学生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是就业中难度最大的是30人占26。1百分号,认为最大难度是工资待遇的是10人占8。7百分号,认为是其他问题的有9人占7。8百分号。⑨对于如何提高财经类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调查,有41人(35。7百分号)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对财经类专业在校生的实践。6人(5。2百分号)认为政府应该在政策上加大就业力度。25人(21。7百分号)认为学生在校时应该自己多参加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培训。43人(37。4百分号)认为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多参加社会实践丰富自己的经验。⑩针对学生认为财经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如何,有15人13百分号认为很好,47人40。9百分号的人认为较好,46人(40百分号)认为一般。7人(6。1百分号)认为不好。■而对当前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中最主要的问题学历的高低不是最主要的,认为最主要的问题是拥有证书的多少与级别的12人占10。4百分号,认为是工作经验的缺乏的54人占47百分号,认为是就业信息机制不健全占的3人占2。6百分号,认为是学校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的21人占18。3百分号,是毕业生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的25人占21。7百分号。■根据你的工作经历认为学校教授什么最重要教育最有用的23人(20百分号)认为是专业知识,42人(36。5百分号)认为是技能培训,有44人(38。3百分号)认为是实践经历,6人(5。2百分号)认为是其他原因。■认为学校最缺乏的教育是专业知识的有6人占5。2百分号,9人占7。8百分号认为是人际交往能力,24人(20。9百分号)认为是解决问题能力,74人占64。3百分号认为是实践能力,2人(1。7百分号)认为是其他。■毕业后就业单位性质16人(14。8百分号)是国企,54人(50百分号)是私营企业,24人(22。2百分号)是事业单位,14人(13百分号)是其他性质。2。2开放式问卷

对财经类专业教育教学最需要改进的地方,回答总结如下:①绝大多数的毕业生认为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重要,理论知识学得再好,没有实践经验也是没有用的。②不要因为一些所谓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和社会脱节。③请一些成功的企业老板去分享,加强专业实战。④学校书本教育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老师职业技能传授过于理论化,应该针对实际情况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锻炼和跨专业基础知识传授。⑤对教师队伍建设应该注意对新信息新知识新思维的培养,增加实践课程。国家加强就业政策。⑥多增加有关实习机会,加强毕业生的心理教育。⑦专业课之余增加模拟操作类的课程,以及多为学生创造到社会各领域实践的机会,实践经验和考证过级同样重要。

3影响学生就业的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

3。1师资结构不合理

云南还处于一个教育发展比较落后的情况,师资力量本来就不是很雄厚,更何况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程度,即使加快教师的聘用工作,也不能适应办学规模扩大的发展势态。

3。2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够注重实践教学

财经类专业本就是一个要结合理论和实践的专业,不然就会变得眼高手低。然而,随着报考人数的增多,实践设施越来越跟不上。所以现在的手工会计模拟实务来说,通常是指导老师拿出一套经济业务资料,学生自己操作整个过程登记账簿。编制报表。对于如何进行经济业务合理性控制。如何进行职业判断和预测。如何与同事进行沟通和协调等实际问题,几乎没有这方面的训练。

3。3就业指导工作不完善

当今,仅仅是应用性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为了让学生全面而综合的发展,能够有一个好的未来,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已经迫在眉睫。现在,用人单位比较看重财经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协作能力,而这些,在专业课当中是学不到的,这就需要学习专门来开设一些课程或开展一些活动,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促进云南应用型高校财经类专业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4。1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

与理论研究型人才主要要求研究能力不同,本科应用型人才更强调复合能力,既包括知识。技术。专业的实践应用能力,又包括构建应用知识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本科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目标的主要内容,这是一种综合能力。高校应将学生的培养与用人单位的需要连在一起,与一些当地企业建立起一种长期而稳定的实习及就业合作关系,定时定批的将一些同学推荐到用人单位去实习。

4。2加强就业指导

学校应该完善就业指导工作,将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贯穿于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整个过程。可以先培养大一新生对职业规划的意识;对大二的学生就要让他们自己有一些危机意识,明确未来所要发展的路,并为之做出一些努力;对大三的学生,应该鼓励出去找一些兼职,接触社会并锻炼一下自己的基础实践能力;进入大四后,就要刻意去找符合自己专业的工作,更加有针对性的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并掌握求职技巧。

4。3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训练培养

与理论研究型人才所要求的创新。创造思维素质不同,本科应用型人才要具有应用知识。技术。技能进行创业所需要的专业素质和开拓精神等综合素质。这种素质包括较高的专业素质,又包括一定的非专业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财经类应用型专门人才在进行经济。财务核算和管理咨询中,专业知识的运用。专业技能的发挥与个人的责任心。道德。自信心。心理。意志。品质。身体等非专业素养关系十分密切。高校不仅要培养出适应社会,能力强的专业人才,更重要的是要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使其做到敬岗爱业。熟悉法规。依法办理。客观公正。廉洁奉公。坚持准则。

5结语

财经类专业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既有学历高。素质好和发展潜力大的优势,又有缺乏社会经历的劣势,而且目前毕业的学生相当部分是独生子女,一个人就业涉及多个家庭和社会各个方面。如果不能实现充分就业,不仅是对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将影响社会和家庭,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对于高校而言,应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注释:

①资料和数据来源:云南省会计网http://116。52。249。87:7001/netrep/index。jsp。

云南应用型本科高校财经类学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云南應用型本科高校财经类學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3567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4001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