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论民族高校体育个性化教學【2966字】

时间:2023-02-12 09:50来源:毕业论文
论民族高校体育个性化教學【2966字】

论民族高校体育个性化教学

民族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与地区,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差距很大,因此学生的身心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目前民族高校体育教学还在


论民族高校体育个性化教学

民族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与地区,成长环境和教育背景差距很大,因此学生的身心素质水平参差不齐。目前民族高校体育教学还在采用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将不利于学生特长的发挥。个性的发展。

1个性化教育的涵义

所谓的个性化教育,指的是教师要论文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挖掘学生的个体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己任的教育。这里所指的个性是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1)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是个性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承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挖掘出学生学习的潜能。

(2)个别化。学生有性别。认知能力。性格类型。气质。身体素质。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因材施教,在共性的基础上发展个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充分发掘出学生的潜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个体素质的发展和提高。主要体现在分层次教学。分层次练习和发展评价等方面。

2现行体育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受限制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北方民族大学的体育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传统体育教学的影响依然存在,制约学生个性发展。

(1)过分强调课堂结构。目前我校体育教师上课采用四部“教学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对课的限制太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

(2)以教师的教为主,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注重技术的传授,对于部分学生来说要求过高或过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受到体育教师自身习惯影响。每位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都在不自觉中形成一种符合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是却能束缚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使自己陷入条框之中。这种固定的模式时间长了会给学生带来很大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

(4)受教学大纲。计划,教案及分班的影响。教师授课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计划,教案来完成授课。体育课的班级人数较多,教师的授课过程中时间。精力有限,不能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准确把握而因材施教。加之部分选项课采用的是男女合班,由于差异太大,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还有部分项目对男生或女生限选,也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3实现个性化体育教学改革所需的转变

3。1更新教育理念

(1)教育理念为教学之本,其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思想,并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出来,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现行的学校体育教学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较深,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只强调国家和社会的需要,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师的绝对权威,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弘扬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打好体育知识和技能基础,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和精神状态,并使有体育特长的学生得到培养。引导。发掘,才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体育教育目的。

(2)个性化体育教学是教会他们学会学习。体育教育不能把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和知识,作为学生的终极目标,而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某些技术。技能和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通过学习,唤起学生的潜在的学习能力,学习的兴趣。好奇心。

(3)教学实践表明,现在的大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围绕考试进行,偏离了体育健康为本。为了刺激学生取得好的体育成绩,还是为了激励学生进行健康锻炼,教学手法是有区别的。后者是从每个学生身心基础出发去发展,不仅是体能的发展,而且是身心的养育及综合能力的培养。

3。2转变教育行为

(1)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古代教育家确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强调了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学会学习“。体育课要采取放羊式“教学,重点放在使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注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在玩耍中学习,也就是在玩耍中参与知识的构建过程。

(2)体育运动具有自我操作性特点,人在自我操作下实现各种体育运动,并在各种运动状态下,学会生存发展。操作虽有特定的运动形式,但运动形式并不是我们的目的,通过运动对身心状态。生理水平。运动素质,加以影响,使之获得适应未来的学习能力才是根本。

(3)通过体育教学学会一。两种锻炼方法,是远远不能适应未来需要的。一方面社会在变化,运动的时尚也在变迁;另一方面人的身体状况。生理机能的变化,适合采用的运动手段不一定正好就是当初学习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就是倡导通过体育教育,使他们学会终身学习的能力,以便将来他们能够根据发展的需要,去掌握某些休育知识。技术和技能。

3。3改良教学模式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两者要共同达成的目标。以往教师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搞一刀切,搞统一要求,结果导致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教学成了一种中等生的特权。因此,,我们对教学目标实施分层,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达成目标,从而使教学目标对各层次的学生都起到定位。导向和激励的作用,最终达到差异发展。

(2)学习方式和途径。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过程即学习者在原有认知基础上通过对新知识的同化“和顺应“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所谓同化“就是新知识与原认知结构的逻辑体系一致时被纳入,知识结构在量上有所增加;顺应“指新知识与原认知结构不一致时,改变原认知结构,使其发生质的变化。从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入手,在教师指导下确定学习的重点方向,然后通过学生独立的探索以及学生间的合作,探索出其中的规律,找寻到最佳的学习途径和方法,最后让学生运用探索到的规律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

(3)组织形式和方法。目前我校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主是选项班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课内组织形式。选项班组织形式,采用按年级。项目分班形式。课内组织形式主要有全班教学和班内分组教学。建议在教学中多采用班内分组教学,有小组活动也有集体活动,有集中活动还有分散活动,方法灵活,充分让学生参与。感知。体验。探索,没有了教“的痕迹,完全是一种有趣的游戏活动。

(4)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打开与学生心理沟通的渠道,营造一种真诚。信任。民主。愉悦的课堂心理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中,实现师生角色的根本性转变,建立师生合作。教学相长的现代师生关系,在师生互动和合作性学习中开发增值性教学合力。教师的角色从以往知识的发放者变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学生的角色从以往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为主动进行有意义学习的建构与探索者,变为积极进行实践活动的主体。

3。4完善评估方法

在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建议作以下改革:首先是变总结性评价为形成性评价。教学评价应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而非教学的终极目标。因此,体育考核不仅仅是要了解学生掌握了多少体育的知识。技术。技能,而且是作为一种矫正性反馈系统,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是否有效并采取相应措施。其次是要变教师评价为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性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认知策略。学习动机及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及调控。教学中将部分的评价权交给学生,因为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评价能力从不断的信息反馈中调整完善。

4结语

个性化体育教学应树立新型的教学观,要突破传统体育教学中的弊端,着力于提高学生的体育态度水平,激发学生积极锻炼的动机,以满足学生个体选择,个性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剖析民族高校现行体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寻求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方法,希望以此抛砖引玉,不断创新。改进体育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地发展。

论民族高校体育个性化教学

论民族高校体育个性化教學【2966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712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