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内容为依托,輸出为驱动”理念的西藏高校英语专业課程体系构建【2766字】

时间:2023-02-11 08:52来源:毕业论文
内容为依托,輸出为驱动”理念的西藏高校英语专业課程体系构建【2766字】

内容为依托,输出为驱动“理念的西藏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据钟美荪和孙有中(2014)统计,现有普通本科高校


内容为依托,输出为驱动“理念的西藏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据钟美荪和孙有中(2014)统计,现有普通本科高校1145所,其中994所普通本科高校设有英语专业。然而,各个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大同小异,并没有突显不同地区。不同水平高校之间的差异,造成了人才培养同质化。同时,论文网英语专业课程缺乏知识性。思维性。创造性等,难以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高层次。高素质的精英人才或特色人才。王俊菊(2015)提出英语专业的建设没有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能满足社会对各类英语人才的实际需求,英语专业的教育与教学已到了不得不改的关键时刻“。

2018初年教育部出台的外国语言文学类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将在全国各高等院校中分类分片区开展学习贯彻落实英语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活动,由于不同的高校其办学类型。办学条件。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各高校英语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应该在达到国家培养标准的基础上,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对英语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制订符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条件的学校标准,避免千校一面。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具体要求,西藏高校如何根据自己的区域特点和办学条件,建设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是目前西藏高校英语专业改革面临的重要环节和必须首先解决的环节。

一。文献回顾

内容的教学(content-basedinstruction,CBI)首先出现在BernardMohan’sLanguageandContent。一书中,该理论强调将语言学习和内容学习融合在一起,通过内容学习促进语言技能的发展。在内容为主导的课堂中,语言学习者通过学习专业知识,激发自身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思考,从而达到逐渐掌握语言的目的。Genesee(1994,p。3)提出,内容的课堂中的内容可以包括学科知识,也可以是任何主体。话题等可以引起学习者感兴趣的内容。

国际研究显示,内容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知识水平。学习动机等方面具有相当优势,同时研究显示对于提升英语专业学生语言素养,帮助学生应对激烈的就业形势有很大的帮助(GrabeandStoller,1997)。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改革近年来在国内开始受到关注,2007年大连外国语常俊跃教授以成功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为依托,开始在大连外国语,进行内容为依托“的英语专业基础课程改革,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该项目选取2008级英语专业部分班级为实验班,以英语专业8级成绩为评价标准,结果显示实验班的学习成绩提高明显高于控制班,并且提高的程度非常明显。北京交通大学司显柱教授(2014)的研究也同样发现内容“的教学有助于学生积极性和语言素养的提升。

仲伟合(2014)提出,当前英语类专业新生的整体英语水平较过去已有大幅提高。因此,如何改革传统的听。说。读。写等英语技能课程,增加文学文化课程和方法论。思辨类的课程,以及在教学中处理好语言技能训练。文化感知和思维训练的关系已是当务之急。在课程设置方面,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创新教学模式的前提和基础。在课程设置及课堂教学中应体现以语言输出能力培养为驱动“的理念,加强对学生说。写。译等输出能力的培养,带动语言输入,提升教学效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初明教授输出驱动假说(Swain,1985,1995,2005)提出的写长法“(王初明,2005,2017)获得了国内外学界专家的高度认可;文秋芳(2014,2017)强调production-oriented“教学法,该教法与传统的以听力。阅读输入为先导不同,要求学生进行说。写。译等输出训练,在输出中发现不足,然后主动在后续的听。读等语言输入学习中弥补和提升。

上述理论和国内院校的实践经验,本文提出在西藏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加大专业素养知识和思辨类课程的比例,通过加大学习过程中学生输出产出的强度和频度,提升学习者的综合语言能力水平。

二。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西藏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主要语言技能或以语言技能为中心的框架,以西藏民族大学英语本科专业的大纲为例,学科基础课时达到了1329课时,而专业课程不足700课时,学校要求总学时为2500学时,基础课程占比超过了1/2。此外,目前开设的专业类课程仅有英美文学。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语言学概论“等以介绍为主的课程,学生的知识层面课程较少,且没有深度。因此,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以语言技能为主,其专业特色并没有突出,课程设置没有知识体系,没有核心能力的培养。

三。新?n程体系构建原则

(一)明确专业定位,课程设置根据人才培养目标。

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专业建设应重视人文教育,以文学文化为根本,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和健全的人格。

(二)突出课程体系的优势和特色

(1)专业核心课程。夯实语言基本功和提升专业素养,技能课与知识课的融合。

(2)专业方向课程。拓宽学习领域,培养初步研究能力,凸显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回归语言学。文学。社会与文化。翻译。英语教育等学科传统。专业课程应体现英语专业优势可以开设语言学。文学。文化。国别研究等相关课程,同时结合西藏地域需求和地域文化,开设与教育。金融。会展。旅游。民族文化传播。一带一路等相关的课程。四。课程体系的具体构建

(三)针对英语专业基础课程,重点革新以往课程的不连贯性以及将技能分割的教学方式,构建将输入与输出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将阅读技能课与写作技能课合并开设阅读写作“课,不仅仅以阅读理解为目的,而是要求学生将阅读所获得的信息转换为自己的知识存储;将听力与口语合并为视听说“课,学生通过多维度的。更接近实际生活视听说训练。

(二)针对英语专业方向课程,在一年级和二年级课先行开设部分专业方向的导论课程,以启发式的入门课程为主,同时侧重有一定深度。较为细化的专题研究,这样的课程设置既保证了知识的系统化,也兼顾了课程的针对性。深度和广度。如,英美文学“作为英语专业的核心课程,分为英国文学“和美国文学“两门课,师生普遍反映英美文学课时紧张,许多作家的作品被一带而过,缺乏讨论和理解的时间,导致学生对教学内容一知半解。同时由于缺乏讨论,学生没有阅读原著的动力,也没有获得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机会和指导,这是导致英语专业学生光有语言能力,而缺乏思维能力的原因之一。因此,可以在英语专业基础课程中提前增设不同主体的文学课程内容,使得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精读原著,讨论和理解作品内涵,同时自编自演英语话剧。戏剧。歌曲等教学实践活动。

五。结论

本研究以西藏高校英语专业课程建设为途径,提出内容为依托,输出为驱动“的理念。通过对现有课程的重新整合和增加新的课程。在课程的调整阶段,由于受到学校政策和师资力量的制约,学校很多课程可能无法开设,但在实际的课程中应改变学生单一掌握接受性知识和能力,增加输出性的能力培养。尽管如此,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仍然面临着内部和外部的挑战,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必须相辅相成,没有好的课堂教学去实施教育理念,学生和教师都无法收益。

内容为依托,输出为驱动“理念的西藏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内容为依托,輸出为驱动”理念的西藏高校英语专业課程体系构建【2766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644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