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2N”模式的高校信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3269字】

时间:2023-02-11 08:52来源:毕业论文
2N”模式的高校信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3269字】

2+N“模式的高校信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家推动2006―20


2+N“模式的高校信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家推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和贵州省加快两加一推“主基调。四化同步“的步伐,贵州省地方区域经济得以加速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加剧了行业对信论文网息化管理人才的需求;特别是毕节试验区被列为2013年智慧城市“建设对象,毕节2014年加入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同年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标志着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全面融入到应用型高校建设之中。

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学科专业体系重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必然。

正处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推动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1]学校的转型带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贵州工程应用技术按照政策导向和产业结构调整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2014年申请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科门类管理学学士学位转型为工学学士学位,未来10年,以工科为主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会更广阔。

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技术大学转型的发展时期,如何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和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按照岗位需求导向,[2]对应用型信管人才培养,制订具体的方案和计划,形成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各地方高校急需思考的问题。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信管专业转型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是在原来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管理制度与评价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

现就信管专业人才培养修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学校转型发展后的信管专业建设提出创新性的改革思路。

1。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问题剖析

高校信管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

(1)教育发展方面。高校转型意味着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校肩负起了服务地方经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任。

教育发展要与经济建设相结合,因此,一些传统的学科的专业建设思路和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产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从而限制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阻碍了学校自身的发展。

(2)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具有创新型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大学生求知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而传统的培养模式限制了学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行业岗位对人才需求之间的不对称性。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人才的培养是限定于专业性质,而不是行业导向和市场需求。学生在进校之前是看专业是热门,也许毕业时该专业已成为冷门了。学生无法判断几年后专业的发展状况,导致学生就业困难而用人单位招不到所需人才。

培养学生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生产力“的能力,[3]满足行业对高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消除行业需求与学生能力与之间不对称性,成为学校转型发展首需考虑的问题。

(4)应用实践型人才培养方面。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体系结构的课程模块设置,限制了高校对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能力的培养。

2。应用型高校信管专业人才培养建设思路

(1)明确转型发展目标,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方案。从培养基本要求。综合素质。专业素质到模块化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分布设置等方面,结合行业需求,要对信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全面修订。

第一,基本要求。按照教育部对本专业的基本要求,结合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实际,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岗位需求,按照学校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定位的四种能力“为主线,对学生开展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第二,专业技能。按照学校四能型“人才培养思路,制订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以能编程。能设计。能沟通。能创新“为专业培养目标,努力提高信管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调整课程体系结构,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调整信管专业为工学学科,实现学校转型发展。2014年,学校将信管从管理学学科申请转为工学学科。这符合学校转型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学校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定位的要求。

第二,实行模块学分制,推进课程体系模块化教学新模式。实行模块学分制,提高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和创新创业模块环节的学分比例。加强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和创新创业模块环节教学,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实行夏季小学期制。将课程设计。专业见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内容列为集中性实践环节。并实行夏季小学期制,针对实践操作性强的专业课程,进行2~4周的夏季小学期课程实训,着力提高学生专业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3)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第一,教学内容。按模块化课程优化师资,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融合,课堂理论与企业实践结合,各类资格认证考试内容与教学内容相对渗透;提高实践教学学分所占比例。

第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专业建设中注重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方式灵活。师资队伍充实。教学水平提升。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软件教学等多种形式,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通过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改革教学方法,开展网络课程建设,逐步实现课程建设规划。教学文档建设,开展网上教学及服务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第三,实践教学。通过校企合作建设课外课内综合训练实验室。组织学生集中实训。现场生产实习。参与项目研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认证考试等,按照148“的CDIO“工程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项目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四能“水平,如图所示。

第四,考核方式。积极探索新的课程考核方式,灵活考试形式,严格考风考纪,加强学习过程的监控和考核,建立学校。用人单位。行业部门和教学部门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考评标准,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4)构建职业能力导向,明确专业对接产业链。能力对应岗位需求。按照专业对接产业链,本专业必须根据学校对专业和职业(岗位群)对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的核心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及课程结构模块化和课程内容模块化建设的双模块“教学体系结构,按方向培养学生信息系统集成。电子商务与互联网营销。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等领域的专业技能;按照能力对接岗位需求,培养学生适应信息系统集成。电子商务与互联网营销。大数据分析等领域的岗位需求能力。

(5)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推进产教融合,建立特色人才培养优势。以就业岗位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推动3+1“的教学模式。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坚持与企业互动共赢,探索一条校企合作发展之路,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验实训基地,开展了菜单式“人才培养,建立了特色人才培养优势。

(6)建立质量与评价标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坚持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翻转课堂为基础的MOOCs教学体系,构建以大数据为契机的协同创新平台和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块,不断深化政。产。学。研。用“对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提升作用。

(7)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校企合作“和院际合作“,补充师资力量,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应用型师资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学校要制订专业建设。规划和方案,共建优势专业,培养双师型“教师。卓越工程师“队伍。

(8)建立企业化人才培养标准,强化实践教学。将工程教育理念贯穿整个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学环节,注重教学组织形式。实践环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坚持学校。用人单位和行业部门共同参与学生实践实习的考核评价机制;使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合理。专业素质过硬。设计水平高超。综合能力突出;不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

3。结束语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对信管专业的人才培养,重点要以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面对信息化时代对信管专业人才的要求和学校的转型发展,高校能够即时转变办学理念,合理定位办学目标,深化与校企合作,建立岗位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块化课程体系。坚持以四能型“人才培养为标准,按照2+N“的双证书制,实现学科专业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努力培养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信管专业应用型人才。

2+N“模式的高校信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N”模式的高校信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3269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643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