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化学论文 >

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2)

时间:2022-03-01 23:00来源:毕业论文
15 4 在不同pH刺激响应下的释放实验 17 4。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17 4。2实验步骤 17 4。3数据分析 18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 文献 22 1 绪论 介孔材料是近年来国

15

4  在不同pH刺激响应下的释放实验 17

4。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17

4。2实验步骤 17

4。3数据分析 18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2

1 绪论

介孔材料是近年来国际上广受关注的一种新型材料,根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规定,孔径小于2nm的称为微孔,孔径介于2-50nm的多空材料被称为介孔材料,而孔径大于50nm的称为大孔[1]。相比于普通材料而言,介孔材料具有许多优势,例如该种材料由于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另外现阶段的科学水平可以做到对合成的介孔材料的孔道结构,孔径的分布以及孔径的大小进行一定的控制,着使得这种材料可以完成传统的沸石分子筛所难以完成的对大分子的吸附以及分离,这种独特的性质是的介孔材料在催化反应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3],展现了在催化剂和药物载体领域巨大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介孔材料有序且可控合分布可控大小的孔道可以作为一种“微型反应器”,在这些孔道中进行组装具有纳米尺度的稳定均匀的外来材料后而成为一种新型的多元材料,由于其主、客体间的主客体效应以及外来材料具有的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将和可能使之一些需要微型反应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光电器件、化学传感器、微电子技术等领域在。正因为介孔材料具有这些特性,所以从它最初被成功合成起就被国际上物理、化学、生物、材料及信息等多学科研究领域的广泛的关注,成为国际上的横跨多个学科的热点跨领域科学前沿热点领域之一。论文网

除此之外,在最近20年中,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科技水平也是突飞猛进,医学发展更的速度更是远远的超越了过去水平,对于各种疾病的治疗手段的研究也不断地深入。如何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克服临床耐药性正式成为了临床医学迫在眉睫的问题解。解决这些难题的主要有效途径是实现靶向给药[4],许许多多的科研工作者正致力于靶向药物载体的研究。由于介孔材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所以也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被广泛的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中的药物递送系统中。二氧化硅与环糊精、葫芦脲、冠醚等可以一同构建一种新型的联合药物载体,可以平行亦或逐一的使用多种具有不同疗效的药物靶向运送至目标位置,在对HIV/AIDS、肥胖和癌症的临床治疗中已成为一种优势策略。同时也更有效地降低了毒副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靶向治疗效果。

本课题主要介绍了利用溶胶--凝胶法(或Stöber法)对有序介孔材二氧化硅纳米微球(MCM-41)进行合成,之后对MCM-41表面进行硅烷偶联剂修饰,并且对制备的介孔二氧化硅微球进行表征。最终实现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并且对其表面进行改性,便于对研究联合药物载体进行初步研究。[5-7]

1。1 有序介孔材料

有序介孔材料一般是指孔道规则、有序,孔径在2-50nm之间的多孔材料,合成方法是以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利用溶胶-凝胶法,通过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界面作用,自组装形成的一种多孔材料[8],具有比表面积巨大,介孔孔径均一可调节,颗粒外形丰富多彩,水、热稳定性良好,骨架结构稳定,易于掺杂其他组分,内外表面易于修饰的特点。由于这些极具竞争力的优势,使得有序介孔材料在生物医药、化学化工、环境科学、分离科学、功能材料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介孔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其表面修饰(2):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9041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