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化学论文 >

来源于Arabidopsisthaliana羟基腈裂解酶稳定性的定向改造(2)

时间:2023-06-07 22:01来源:毕业论文
18 3。4。3 pH稳定性 19 4 结论 20 参考 文献 22 致谢 23 附录1:本研究所涉及的基因与引物序列 24 1 绪论 在工业化生产中,简单、 经济 、有成本效益的方法一

18

3。4。3 pH稳定性 19

4 结论 20

参考文献 22

致谢 23

附录1:本研究所涉及的基因与引物序列 24

1 绪论

在工业化生产中,简单、经济、有成本效益的方法一直被迫切需要着。催化反应可以简化工艺流程、降低能耗、节省资源、减少污染,不失为一种不错的生产方式。而在催化反应中,酶催化反应用一种具体有效和立体选择的方式,与常规化学催化剂相比,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在不对称合成中,运用生物催化剂进行反应,反应条件温和,过程简单、环保,产物有光学活性且纯度高,是近年来国内外生物催化剂研究的热点[1]。

1。1 羟基腈裂解酶来自优Q尔W论E文R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羟基腈裂解酶又称为醇腈酶,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如亚麻(Linum usitatissimum hydroxynitrile lyase,LuHNL)、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hydroxynitrile lyase,HbHNL)、木薯(Manihot esculenta hydroxynitrile lyase,MeHNL)、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hydroxynitrile lyase,AtHNL)等[2]。羟基腈裂解酶能可逆地催化氰和醛或酮类化合物的反应,生成手性氰醇合物,是植物对抗动物和真菌侵袭的有力武器。如图1所示,其产物手性氰醇不仅是一类重要的有机中间体,还是合成α-羟基酸、α-羟基酯、α-羟基酮和β-羟基胺等光学活性医药、农药中间体的基础[3,4]。近年来羟基腈裂解酶被广泛应用于手性氰醇的合成,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5]。

R1 = H,R2 = aplipHatic (un)saturated aldehydes, (un)saturated benzaldehydes, heteroaromatic aldehydes; R1 ≠ H,R2 = methyl-, ethyl-, pHenyl- and heterocyclic ketones, cyclo-hexanones

图1 氰醇的合成及其在化学合成中的应用论文网

1837年,Friedrich Wohler首次在杏仁中发现活性HNLs,被称为苦杏仁腈酶。迄今为止,已经证实体内含有HNL的植物有3000多种,已经报道的羟基腈裂解酶的来源有15种[6,7]。尽管HNL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十分的广泛,但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得的羟基腈裂解酶不仅产率低而且难以纯化,这就限制了羟基腈裂解酶的使用。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王丹等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 将编码木薯HNLcDNA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BV220上, 构建了重组质粒pBV220-HNL,实现了木薯HNL在大肠杆菌中的初步表达,检测到的酶活力最高达到5。460U·mL-1,这为酶的高效表达提供了思路[8]。

虽然大自然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酶,但是由于天然酶自身的不稳定性以及工业化生产中复杂、苛刻的反应条件,以至于天然酶难以直接应用于工业生产[9]。这就需要运用酶的定向改造技术,提高酶的稳定性,扩大酶的使用范围,提高时空收益率[10]。

1。2 酶的定向改造技术

酶分子的定向进化属于蛋白质的非理性设计。它不需事先了解酶的空间结构和催化机制,通过人为地创造特殊条件,模拟自然进化机制(突变、重组),在体外改造酶基因,定向选择有价值的非天然酶,是发现新型酶和新的生理生化反应的重要途径[9,11]。

目前运用酶的定向改造技术已经取得许多成果。这些成果主要体现在提高酶活性、稳定性上,使酶能够适应恶劣的人工环境,甚至还可以创造新的酶活性、改变对应异构体特异性等。如Wang等人通过定向进化的方法改良L-天冬氨酸酶,使得到的优化突变体活性提高了28 倍;Song和Rhee利用随机突变和基因重组的方法,筛选出了可以在有机溶剂的条件下高效催化的三株磷脂酶A1突变体[11]。随着酶的定向改造技术的发展,酶在实验研究、工业生产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来源于Arabidopsisthaliana羟基腈裂解酶稳定性的定向改造(2):http://www.youerw.com/huaxue/lunwen_17450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