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扬州市邗江区万科金色梦想地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

时间:2022-04-08 22:49来源:毕业论文
扬州市境内地形西高东低,以仪征市境内丘陵山区为最高,从西向东呈扇形逐渐倾斜,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兴化市交界一带最低,为浅水湖荡地区。境内

扬州市境内地形西高东低,以仪征市境内丘陵山区为最高,从西向东呈扇形逐渐倾斜,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兴化市交界一带最低,为浅水湖荡地区。境内最高峰为仪征市大铜山,海拔149。5米;最低点位于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兴化市交界一带,平均海拔2米。

扬州市区北部和仪征市北部为丘陵,京杭大运河以东、通扬运河以北为里下河地区,沿江和沿湖一带为平原。境内有高邮市神居山(99米)、大铜山(149。5米)、小铜山、捺山等。

3。1。3  人口

19世纪初,全世界有10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城市,中国就有6个,即北京、江宁(今南京)、扬州、苏州、杭州、广州。

根据扬州市在2008年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12月31日24时,全市总人口为4592460人,包括常住户口4579214人、未落户常住户口13246人。总人口比2006年末净增6090人,净增率为1。33%,增幅比上年下降3。77%。高邮、维扬(含开发区,现已并入邗江区)和宝应人口出现负净增。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691人,比2006年增加1人,平均每人所占面积为1447平方米,相当于三个半篮球场大。

据《扬州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扬州市常住人口为4459760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672684人相比,十年共减少212924人,减少4。56%,年平均增长率为-0。47%。全市常住人口中,家庭户1402969户,家庭户人口为4206652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人减少0。1人。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大陆总人口比上年增加710万人。市统计局紧跟着发布了《2014年扬州户籍人口主要数据》(下称“数据”),扬州去年总人口4613367人,比2013年增加了14919人,增幅达0。32%。据了解,市区去年外来流动人口比上年减少了5500人,三县市外出工作人口中,宝应县人数最多。

2010年,全市总人口数为445。98万人,这也意味着近4年来,我市约增加了15。4万人。人口的增长,增加了城市的活力。值得注意的是相比2013年户籍人口统计公报,2014年的统计还增加了开发区、生态科技新城和蜀冈瘦西湖风景区三个区域,也就意味着,经过区域规划之后,市区范围包括广陵区、邗江区、开发区、江都区、生态科技新城和蜀冈瘦西湖风景区。据此,去年市区人口数为231842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0。25%。

3。1。4  三产比例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的标志,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在2010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0。46%,江苏省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要求达到45%。扬州市三次产业构成比例由2013年的11。6:50。5:37。9,改变为2014年10。1:53。3:36。6。虽然从绝对值看,扬州第三产业有较大发展,但是其相对值却在下降,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另一方面第三产业的发展,对环境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如何建立良好的三产循环经济理论、有效的实施途径以及操作方式,是扬州市中长期经济持续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也是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接轨,第三产业如何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实现社会经济及各行各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内容。

3。1。5  行政区划

扬州市现辖广陵、邗江、江都3个区和宝应1个县,代管仪征、高邮2个县级市。全市共有71个镇、5个乡和13个街道办事处。全市总面积6634平方公里,其中市辖区面积231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约460万人,其中市辖区人口约229。1万人。

扬州市邗江区万科金色梦想地块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6):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9220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