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BOT模式在中国高校后勤设施管理中应用研究(5)

时间:2021-12-22 20:51来源:毕业论文
本 科 毕 业 论 文第 5 页 消费者,这是市场法则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现实体现[13]。在将 BOT 模式引入高校的过程 中,也应该借鉴以顾客为主导的价值观

本 科 毕 业 论   文第 5 页 “消费者”,这是市场法则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现实体现[13]。在将 BOT 模式引入高校的过程 中,也应该借鉴以顾客为主导的价值观念,将消费者视为客户,诚挚为其提供优质服务。高校 BOT 项目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高校师生,他们是直接的受益者,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充 分了解老师和学生的意向,坚持换位思考,建立有针对性的服务体系,保证后勤服务质量能 够满足高校师生的需求,从而提高服务的质量。

第二,将竞争机制引入公共管理中。传统公共行政强调等级制度,主张加强行政干预。 而新公共管理则主张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公共服务的提供不再是政府的责任,私营部门也有 权参与,从而提升服务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节约成本[14]。BOT 模式就是将私营部门引入到 高校后勤建设中去,便也意味着将竞争机制引入到了高校后勤中,这能激发高校和私营部门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促进自身发展,实现利益最大化;并且可以促使高校更专注 于教书育人和学术研究,为高校建设节约成本。

第三,新公共管理理论重视追求效率。在这一方面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采取三种方式: 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并对其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测量和评估;重视管理活动的结果,关注 所提供的服务质量和效率;采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重视私营部门的成功经验[15]。这就好 比如在 BOT 项目中,政府和高校不重视投资者如何筹集资金,而是看中投资者是否依据合同 达到建设需求,是否为师生提供令人满意的服务。工程投入使用之后,高校也会与专业的管 理公司进行合作,将企业管理理念引入后勤管理中,从而提高后勤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新公共管理理论说明在高校后勤建设中引入 BOT 模式的效果是显著的,这能 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又能解决高校建设的资金短缺问题,可谓是一举两得。

1.5 创新点与不足

1。5。1  创新点

第一,首次将厦门理工学院的 BOT 项目作为研究个案。厦门理工学院招生人数不断增加, 学生宿舍、食堂的建设需求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广泛,所需投入资金也大幅度提升,BOT 模 式正好可以缓解厦门理工学院的资金压力,规范大学后勤管理水平,促进后勤管理社会化改 革进程;除了高校,BOT 模式还可以给投资者带来相应的利益,促进投资者建设良好的产品 品牌。

第二,本文相比之下,较为重视理论研究。BOT 模式实践性较强,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 很多学者对它的研究更倾向于操作层面,而对理论研究有所忽视。本文对高校基础设施的概

[13]    古红。高校后勤社会化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北:武汉理工大学,2008。

[14]   郑可冉。公租房 BOT 融资模式的政府激励机制研究[D]。湖北:华中师范大学,2013。

[15]   钱建文。基于政府视角的国内 BOT 模式融资策略分析[D]。浙江:浙江大学,2012。

念和特点,BOT 模式的概念、特点、运作程序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对 BOT 模式在高校 的适用领域进行了探讨,这对解决高校难题,指导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1。5。1不足之处

正如上文所说,BOT 模式应用广泛,笔者所收集到的厦门理工学院的案例或者文章中所 提到的其他领域案例都只是现实运用中的一部分。文中所提出的 BOT 模式存在的问题及解决 方案都是在这些案例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案例的覆盖面有限,对问题的分析和探讨不全面, 这是本文的不足之处。文献综述 BOT模式在中国高校后勤设施管理中应用研究(5):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8698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