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管理论文 >

BOT模式在中国高校后勤设施管理中应用研究(2)

时间:2021-12-22 20:51来源:毕业论文
BOT这一概念,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由土耳其首次提出,并将它应用在基础 设施建设中,作为一种针对大型项目建设的投融资模式,BOT 模式被许多国家

“BOT”这一概念,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末,由土耳其首次提出,并将它应用在基础 设施建设中,作为一种针对大型项目建设的投融资模式,BOT 模式被许多国家采用,如英国、 澳大利亚、巴基斯坦,主要运用于公路、隧道和桥梁的建设[1]。BOT 模式在这些国家的成功应 用,吸引了世界各国政府的注意,逐渐成为各个国家进行公共服务改革的重要渠道。在这样 的背景之下,BOT 在国内外公共服务领域的成功案例吸引了国内高校的注意,高校开始将 BOT 模式应用于学校建设当中。根据国内外的经验表明:BOT 模式能够有效地吸引社会资金,缓 解政府建设公共设施资金不足的问题,这正好可以弥补高校基础建设的缺口。虽说 BOT 模式 尚未在教育界得到普及,但可预见 BOT 模式在高校后勤设施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贯穿于论文写作的整个过程,主要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文献的查阅,查找与 BOT 模式、公共事业管理理论相关的大量资料,包括期刊、硕士论文等。通过对文献的阅读,整 理了 BOT 项目的知识以及论文的整体纲要,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了理论基础,起到了借鉴作用。 1。2。2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上,对厦门理工学院 BOT 模式的应用情况进行 调查,以此来加强对 BOT 模式的认识与理解。以具体案例为依托,加深对 BOT 模式的了解, 同时针对厦门理工学院 BOT 项目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式,为整个文章的发展、框 架提供了思路。

1.3研究意义

[1]    闫林君,马维珍。西部高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模式研究与探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9):279-281。

本文主要针对 BOT 模式在中国高校中的运用进行研究,其目的是在于找到有效的方法来 解决高校后勤设施建设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以此维护多方参与者的利益。具体地来说,可 以从三个方面分析:

1。3。1从政府方面分析

通过对 BOT 模式在高校后勤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运用研究表明,BOT 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帮 助政府有效解决了高校资金缺口问题,解决了政府与高校之间供给和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促 使政府部门加深对 BOT 模式的了解,以至于在 BOT 模式推广过程中不断改进,使其适应中国 发展模式,做好预防风险的举措,平稳高效的发挥出 BOT 模式的作用。

1。3。2从高校方面分析

在高校后勤设施建设领域中引入 BOT 模式,可以快速、广泛地筹集到社会资金,增加高 校筹集资金的渠道,有效推进高校后勤管理的专业化、社会化进程,良好地解决高校在发展 方面的难题,更好地满足学生们在生活、学习、娱乐方面的需求;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 BOT 模式独特的运作方式,将企业的管理理念带入高校,就等同于将高校后勤设施在规定的时间 内交由市场管理,这对后勤设施管理难、效率低、资源浪费等问题起到了改善作用[2]。 1。3。3从投资者方面分析

投资者采用 BOT 模式来进行投资,既可以得到稳定、可观的收益,又不需要支付太多的 管理和风险成本。高校的后勤基础设施所服务的对象是高校老师和学生,这群消费主体数量 众多,是高校消费的主体军,具有较强的购买能力,相对稳定的消费能力,并且在校消费一 般采用先划款后消费的方式,直接从预存卡里扣除消费金额,降低了账目出现问题的可能性; 其次,老师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比较高,管理起来较为方便,这又为投资方节约了管理成本[3]。

除了具有以上三方面的意义之外,本文还将以厦门理工学院为例来进行阐述,因此可以 为国内其他高校运用 BOT 模式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从个案进行分析,其研究的意义并不只 是局限在厦门理工学院,文章中提出的问题、原因、解决措施是在总结国内外 BOT 模式相关 项目基础上产生的,这对其他高校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BOT模式在中国高校后勤设施管理中应用研究(2):http://www.youerw.com/guanli/lunwen_8698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