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材料科学 >

2-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共聚物合成与性能研究(5)

时间:2022-06-13 21:42来源:毕业论文
2。 在不具有抗凝血性的基体材料表面涂盖一层白蛋白膜,可以改善材料的 抗凝血性。白蛋白在血液中含量最多,且是血液中分子最小、溶解度较大的功能

2。 在不具有抗凝血性的基体材料表面涂盖一层白蛋白膜,可以改善材料的 抗凝血性。白蛋白在血液中含量最多,且是血液中分子最小、溶解度较大的功能 性蛋白质。它具有维持胶体渗透压的恒定,协调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保护血细

胞,调节凝血,不激活炎症反应等功效。在材料表面涂覆白蛋白使其成膜,这种 膜的存在具有阻断血液组分,使其不与基体材料发生作用,防止凝血情况的发生。 这种因表层涂盖白蛋白而使材料血液相容性变好的现象叫做“白蛋白钝化”[17,18]。 在生物材料表面的白蛋白数量远多于纤维蛋白原数量时,这种材料表面几乎能彻 底防止血小板的黏附[19],进而降低血栓形成和凝血反应的概率。Yamazoe 等[20] 利用天然白蛋白易溶于水、并且能显著降低蛋白质的吸附和细胞黏附的性质,制 备了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蛋白膜。该膜不仅有阻止蛋白质吸附的特性,且具有优异 的力学性能和柔韧性。经过细胞黏附实验可发现,该膜表面既没有细胞的黏附, 也没有形成血栓。

3。 人体血管壁上存在着许多常见的生物膜组成成分,像卵磷脂,磷脂酰乙 醇胺等。存在于卵磷脂中的磷酸胆碱(phosphorylcholine, PC)基团是一种两性 离子,即同一个分子内正电荷与负电荷的数量相等,整个分子呈电中性,亲水性 好,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弱,吸附后还能自动解吸,因此,被吸附的蛋白能够保 持其自然构象[21]。大量研究表明,血红细胞膜内层的磷脂是会导致凝血的,而外 层因含有磷酸胆碱端基结构,不会吸附血细胞,也不会吸附和激活血小板,具有 抗凝血性[22]。科学家仿照细胞膜具有抗凝血性的磷脂结构,经过无数次实验,通 过把磷脂酰胆碱当做极性端引进材料表层来演示细胞膜与血液的相互作用,最终 得到了将含有胆碱磷脂基团的材料通过共价键接枝到含羟基和羧基材料表层从 而降低材料与血液的相互干扰的方法[23,24]。磷脂聚合物在基体材料表面形成脂质 双分子层结构,使材料表层变成类似人体细胞膜,从而改善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和 血液相容性。采用涂盖的方法把磷脂溶液涂到作为基体的化合物上,放置一段时 间,使其干燥变化为膜的方法虽然简单易操作,但是这种膜与基体的结合程度较 弱,易脱落,只能在短时间内发挥作用[25,26]。将磷脂制成的膜与作为基体的物质 表层通过共价键连接起来的措施形成的整体结合牢靠且不易变性[27,28]。但通过磷 脂基团来实验表面改性成本较高,且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够成熟。

1。4。3 接枝两性离子聚合物改性

两性离子物质即分子链上阴阳离子结构共存的材料。若阴阳离子在同一链节 上,又叫内盐型两性离子聚合物。磷铵、磺铵和羧铵是最常见的内盐型两性离子, 实践证明,由他们合成的两性离子材料都具有优异的抗凝血性能。磷酸胆碱亲水

性好,同时也是两性离子聚合物,其两性离子基团可以在表面形成水合屏障,能 最大限度的维持血液中各组分自然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率,防止蛋白质在材料表 面的堆积,维持血液的正常流动。林思聪等提出了“维持正常构象”的看法,即带 有两性离子结构的聚合物与血液作用不会导致血液凝集[29]。两性离子结构不仅对 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表面离子结构作用力小,还可与水分子形成牢固的水合层, 不能进入蛋白质天然多级结构的内部,不会干扰主链和侧链的相互作用,因此能 够维持蛋白质正常构象[30,31]。Ishihara[32]最早研究并制备出磷铵两性离子结构单 体 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MPC)。 2-甲氧基聚乙二醇丙烯酸酯共聚物合成与性能研究(5):http://www.youerw.com/cailiao/lunwen_9527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