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正文

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世人接受佛教医术的基础 第4页

更新时间:2016-9-18:  来源:毕业论文
阴阳五行学说与四大学说下的中医、佛医比较
两汉之际,古印度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医学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开始传入中国,使得中医、藏医、蒙医都受到某些程度的影响。使其掺入了一些古印度医学的理论,治法等,而带有佛教色彩。佛教医学的四大说传入中国后,很快在中国医家的著作中有反映,如南北朝梁代医家陶弘景改《肘后方》名为《补阙肘后百一方》,并在增补《肘后方》中首先采用此说,作序云:“人用四大成身,一大辄有一百一病”。佛教医学“四大”学说和“百一”理论亦对唐代名医孙思邈的医学理论产生的深刻影响,《备急干金要方》卷一载:“地水火风,和合成人。凡火气不调,举身蒸热,风气不调,全身强直,诸气不调,四肢不举,言无音声。火去则身冷,风止则气绝,水竭则无血,土散则身裂……凡四气合德,四神安和,一气不调,百一病生四神动作,四百四病,同时俱发。”此外,王焘的《外台秘要》等医家的著作中也可见四大说得影子。
所谓的“四大”,即地大、水大、火大、风大,是古代印度医学有关生理病理的一种理论。认为世界万物有地、水、火、风四大基本要素构成。四种元素既能创造世界,也能构成人身形骸。“四大”的特性,则是:“风性不住,水性随流,火性炎盛,地性坚硬,此四大性。”[大藏经刊行会:《禅秘要法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5册),台北:新文丰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265页。本文来自优.文^论~文/网,毕业论文 www.youerw.com 加7位QQ324,9114找源文]人为万物之一,其生老病死不离四大的调合和变化,以四大学说来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佛说胞胎经》载:“地水火风,一增生百病,风适多则百病生,热多则生百病,寒多则生百病,食多则增百病。三事合会,风寒热聚,四百四病,同时俱起。”四大和合则身生,四大分散则身亡,若身亡,则肉体溃烂无存,骨肉归地,湿性归水,暖气归火,呼吸归风,所谓“四大皆空。”慧远在《佛说佛医经》中提及四元素与人体器官的对应关系:“土属身,水属口,火属眼,风属耳。”[大藏经刊行会:《佛说佛医经》,《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7册),台北:新文丰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737页。]《增一阿含经》云:“医方所说,随时岁中,诸根四大,代谢增损,全身得病。有善医师,随顺四时,三月将养,调和四大,随便饮食,及时汤药……如是四大,随三时发,病风羸损,补以酥腻。”
综上,“四大”理论既是佛教教义理论又为医学之生理、病理、治疗理论的概括,是印度佛教医学理论之总纲。
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哲学理论,阴阳学说最早见于《周易》,用以说明矛盾的对立统一。五行学说出自《尚书·洪范》,五行即木、火、土、金、水,自然界一切皆由这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用以解释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联系和规律。中医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构成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础。中医理论体系形成于秦汉之际,“由于有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的支持,成为一种能满足人们表象认识和心理满足的解释系统”[ (日)汤浅光朝:《科学活动中心的转移》,载赵红洲译:《科学与哲学》1979年第2期。],当时广为流行的阴阳五行学说正是此种现象的贴切表现,与当时的医学相结合,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古代医学在解释人体构造、生理、病理,乃至诊断与治疗等各方面,阴阳五行学说一直是贯穿其中的两条红线。
出现于战国而完成于西汉的《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医学理论知识的总结,确立了我国医学的指导思想和治疗原则。该书运用阴阳的对立统一和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来论述人体的各个方面,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辨证论方面,寒热、表里、虚实、上下、气血、脏腑的种种辨析亦同样可以概括为阴阳的区分。而虚则补之,实则泄之,热者寒之,寒者温之等等治疗原则的确立,亦无不是以阴阳的对立与平衡为理论基础的。
《黄帝内经》人体是由“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干,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黄帝内经素问》卷2《阴阳离合论篇第优》,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第48页。]的阴阳组成的。身内与身外、是相互对立的,故有内必有外,但是又是相互统一的,因而人体本身就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素问·金匮真言论》载:“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路肌三焦优府皆为阳。”[《黄帝内经素问》卷1《金匮真言论篇第四》,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第24-25页。]该书另有:“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盛则热,阴胜则寒。”[《黄帝内经素问》卷2《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第33页。]“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黄帝内经素问》卷1《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第21页。]的记载。阴阳平衡,则为健康状态;阴阳偏距偏褒,人体就会生病。因而疾病的症状虽然复杂,但“人生有形,不离明阳”[《黄帝内经素问》卷8《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第160页。],归纳起来无外乎阴阳的偏盛或偏衰。治病就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乎为期”,[《黄帝内经素问》卷22《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第507页。]使阴阳恢复相对的平衡。
中国古代医学认为,五行和阴阳一样,都是化育生命的本源。《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这里“五运”也就是“五行”。在中医学理论中,人体及相关事物均依五行分为五类,根据其间存在的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关系阐明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从而用于指导床治疗。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署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优恐”。这是运用五行学说的论理方法,说明气候变化与五脏发病的关系。在《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运用五行的论理方法将诊断治疗提高到“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何如而从,何如而逆?……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黄帝内经素问》卷7《藏气法时论篇二十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第141页。]的高度来论述。五行学说的精神,渗透到诸如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中医学的各个方面。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世人接受佛教医术的基础 第4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