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文范文课程设计实践报告法律论文英语论文教学论文医学论文农学论文艺术论文行政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安全
您现在的位置: 毕业论文 >> 论文 >> 正文

铁氧体磁轭零件精密磨削加工技术研究 第6页

更新时间:2010-8-19:  来源:毕业论文
铁氧体磁轭零件精密磨削加工技术研究 第6页
图2-4 干湿磨表面粗糙度对比试验(vw=12m/min、ap=5µm、f=0.6mm/str条件下)
1)冷却条件的影响本文来自优'文*论-文|网
由图2-4可知,湿磨条件下的表面粗糙度好于干磨条件下的粗糙度,主要由于磨削液介入磨粒和工件之间,可以将磨屑以及断裂的颗粒及时冲洗,减少了其对加工表面的影响;另外,磨削液也起到降低磨削区域温度的作用,从而有效减少磨削表面微细裂纹的产生。
 
图2-5 空行程次数对表面粗糙度影响试验
(vs=43m/s、vw=12m/min、ap=5µm、f=0.6mm/str条件下)
2)空行程次数的影响
由图2-5可知,当空磨次数增加时,对于垂直于磨削方向的表面粗糙度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但平行于磨削方向的表面粗糙度有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在铁氧体磨削中,由于法向抗力较大易使主轴系统发生弹性变形,理论磨削量不能被一次性全部磨除。所以为了改善磨削表面质量,最后都应进行无径向进给的光磨。由试验数据可知,空磨次数在10次左右可以获得比较稳定的加工表面质量。
综合以上的试验结果,要想在满足生产要求条件下获得较好的表面质量,磨削工艺参数的选择应该为:磨削速度vs取38~43m/s,工件速度vw取4~8m/min,粗磨时,磨削深度ap取20~25µm,其他磨削参数也可适当增加,有利于提高加工效率;精磨时磨削深度取5µm左右,有利于提高表面质量。
2.3铁氧体陶瓷磨削表面粗糙度正交试验
2.3.1正交试验设计
正交试验设计是利用正交表科学地安排与分析多因素实验的方法,是最常用的试验方法之一。因为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实践中,所需考察的因素往往较多,而且因素的水平数也常常多于2个,如果对每个因素的每个水平都相互搭配进行全面试验,试验次数是惊人的,例如,对于3因素4水平的试验,若在每个因素的每个水平搭配上做1次试验,就要做43=64次试验,对于4因素4水平的试验,全面试验次数至少为44=256次试验。另外还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也是非常繁重的任务,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用正交设计安排试验,则试验次数会大大减少,而且统计分析的计算也将变得简单。正交试验的优点有:
1.能在所有实验方案中均匀地挑选出代表性强的少数试验方案。
2.通过对这些少数试验方案的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可以推出较优的方案,而且所得到的优方案往往不包含在这些少数试验方案中。
3.对试验结果作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试验结果之外的更多信息。例如,各试验对试验结果影响的重要程度、各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趋势[32]。
由于各磨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独立作用机理在理论上多有论述,所以正交试验中不考虑交互作用,希望得到铁氧体材料的优化加工条件。为了更好地满足零件的加工条件,水平的选取范围参考实际的加工条件。每个因素选三个水平,具体选取参数见表2-2。
2.3.2正交试验数据及其分析
本次正交试验选取4因素3水平正交表,水平参数根据单因素试验的结果进行代表性地选取,并且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和方差分析,得到不同磨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影响程度大小。
如表2-2、2-3所示,分别为正交试验表头设计;正交试验所得数据。表2-4、2-5、2-6分别为正交试验数据的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毕业论文http://www.youerw.com
表2-2 正交试验表头设计
水平数
参数
选取因素 1 2 3
   
A砂轮磨削速度vs(m/s) 32.7 43.2 53.7
B磨削深度ap(µm) 5 15 25
C工件速度vw(m/min) 4 12 20
D工件轴向进给f(mm/str) .4 1.2 2
表2-3 正交试验数据
正交表 A B C D 水平粗糙度 垂直粗糙度
1 32.7 5 4 0.4 0.815 1.038
2 32.7 15 12 1.2 0.9606 1.076
3 32.7 25 20 2 1.1033 1.134
4 43.2 5 12 2 0.9751 0.97
5 43.2 15 20 0.4 0.8628 1.006
6 43.2 25 4 1.2 0.8275 1.089
7 53.7 5 20 1.2 0.9512 1.016
8 53.7 15 4 2 0.8569 1.057
9 53.7 25 12 0.4 0.8028 0.943
T 8.1552 9.329
表2-4 正交试验数据极差分析
测量方向 指标因素 A B C D
平行于磨削方向 K1 2.8789 2.7413 2.4994 2.4806
 K2 2.6654 2.6803 2.7385 2.7393
 K3 2.6109 2.7336 2.9173 2.9353
 Ri 0.268 0.061 0.418 0.455
 因素主次:DCAB
垂直于磨削方向 指标 A B C D
 K1 3.248 3.024 3.184 2.987
 K2 3.065 3.139 2.989 3.181
 K3 3.016 3.166 3.156 3.161
 Ri 0.232 0.142 0.195 0.194
 因素主次:ACDB
1)极差分析
由表2-4的分析可知,砂轮磨削速度vs、工件速度vw以及轴向进给量f对工件表面粗糙度影响较大,磨削深度ap对其影响较小。本文来自优'文*论-文|网
按极差大小Ri顺序排列,对于平行于磨削方向的表面粗糙度值,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轴向进给量f、工件速度vw、砂轮磨削速度vs、磨削深度ap;对于垂直于磨削方向的表面粗糙度值,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砂轮磨削速度vs、工件速度vw、轴向进给量f、磨削深度ap。
从极差分析中还可以看出对于表面粗糙度的最优方案为:A3B2C1D1(平行于磨削方向)和A3B1C2D1(垂直于磨削方向)。
2)方差分析
设试验的9个结果为x1、x2、…x9,令ST为试验的9个结果的总变差,则  (2-1)
其中 。
当考虑第i列上因素所起的作用时,记第i列上的变差平方和为:   (2-2)
根据表2-3的结果,为便于计算,把试验结果扩大104倍,得SA=134,SC=293,SD=347。将SB算进变差平方和Se内。对正交表中因素进行F-检验,选用的统计量为 [35]。
查表知F0.01(2,2)=99,F0.05(2,2)=19,F0.1(2,2)=9。见方差分析表2-5和2-6,对于平行于磨削方向,工件速度和轴向进给量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显著,其影响显著性置信度都为95%。对于垂直于磨削方向,砂轮磨削速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显著,其影响显著性置信度为90%。
表2-5 平行于磨削方向表面粗糙度方差分析表
方差来源 Si fi Fi F 显著性
A 134 2 67 16.75 
B(误差e) 8 2 4  
C 293 2 146.5 36.63 *
D 347 2 173.5 43.38 **
ST 782 8  
表2-6 垂直与磨削方向表面粗糙度方差分析表
方差来源 Si fi Fi F 显著性
A 100 2 50 2.63 *
B(误差e) 38 2 19  
C 74 2 37 1.95 
D 76 2 38 2 毕业论文http://www.youerw.com
ST 288 8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铁氧体磁轭零件精密磨削加工技术研究 第6页下载如图片无法显示或论文不完整,请联系qq752018766
设为首页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youerw.com 优文论文网 严禁转载
如果本毕业论文网损害了您的利益或者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一定会及时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