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自动化 >

煤矿救生舱蓄电池组智能管理系统设计+电路图(3)

时间:2021-12-12 15:49来源:毕业论文
36 5。1。5 通信 电路设计 36 5。2 系统软件设计 37 5。2。1 下位机软件设计 37 5。2。2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44 5。3 系统功能测试 46 5。3。1 数据采集精度测试

36

5。1。5 通信电路设计 36

5。2 系统软件设计 37

5。2。1 下位机软件设计 37

5。2。2 人机交互界面设计 44

5。3 系统功能测试 46

5。3。1 数据采集精度测试 46

5。3。2 故障诊断测试 46

5。4 本章小结 47

总 结 48

参 考 文 献 49

致 谢 50

附 录 A 51

附 录 B 52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煤炭资源较之石油、天然气储存量丰富。一直以来,煤炭作为一次性化石燃料在 我国能源消费比重占据主导地位。矿难中人员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煤炭开采、生产之殇。据 对各国矿难事故的调查发现:矿难初期因爆炸、火灾等原因受到伤亡的矿工只占事故伤亡 人数的 20%~30%左右[3],大部分矿工因二次灾害如溺水、窒息、中毒而死亡。井下紧急避 险设施应用而生,其是指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 障的密闭空间。该设施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 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紧急避险 设施主要包括永久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可移动式救生舱。论文网

矿用救生舱应具备安全防护、氧气供给保障、有害气体去除、环境监测、通讯、照明、 人员生存保障等基本功能,在无任何外界支持的情况下额定防护时间不低于 96 小时[1]。而 在煤矿灾变情况下通常是伴随着电力供应中断, 不间断电源(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正常供应是保证救生舱功能完整的必要前提。

一般而言,不间断电源动力能量来源于蓄电池存储的化学能,因此保证蓄电池安全、 可靠、持续、高效的运作至关重要,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就是 完成这样的任务。

1。2 矿用救生舱及电池管理系统发展概况

目前矿用救生舱有移动式和固定式之分。固定式救生舱包括永久避难硐室和临时避难 硐室。在我国,永久避难硐室是指设置在井底车场、水平大巷、采区(盘区)避灾路线上, 服务于整个矿井、水平或采区,服务年限一般不低于 5 年的避难硐室。临时避难硐室是指 设置在采掘区域或采区避灾路线上,主要服务于采掘工作面及其附近区域,服务年限一般 不大于 5 年的避难硐室。近几年方便灵活的移动式救生舱为人们所关注,根据其材质的不 同,可分为硬体式救生舱和软体式救生舱。硬体式救生舱采用钢铁等硬质材料制成;软体 式救生舱采用阻燃、耐高温帆布等软质材料制造,依靠快速自动充气膨胀架设。 国外救生舱研究发展较早,技术较为成熟。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矿山安全法规和标准 对推广、使用矿用救生舱有着硬性的规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企业单 位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参与其中,如 Strata 公司( Strata Products USA) 、ChemBio 公司;

澳大利亚的 MineARC 系统公司(MineARC Systems) 、Shairzal 安全工程公司( Shairzal Safety Engineering)[15]。相比而言在国内,救生舱设计技术起步较晚,受到国外救生舱 营救的成功案例影响,才逐步受到关注、重视。目前国内研究救生舱技术企业呈现百舸争 流的趋势,其中以北京科技大学(陕西重生矿业科技有限公司)、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矿山 安全技术分院( 上海鹏燕矿业安全设备制造公司 )、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沈阳研究院 煤矿救生舱蓄电池组智能管理系统设计+电路图(3):http://www.youerw.com/zidonghua/lunwen_8637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