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自动化 >

有轨电车信号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及其适应性分析(2)

时间:2018-03-04 21:18来源:毕业论文
致谢 26 参考 文献 27 1 绪论 1.1 国内外发展背景及意义 1.1.1 国外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有轨电车是19世纪下半页在英国马拉轨道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伴随


致谢  26
参考文献27
1  绪论
1.1  国内外发展背景及意义
1.1.1  国外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有轨电车是19世纪下半页在英国马拉轨道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伴随着19世纪到20世纪科技的发展,有轨电车经历了由畜力、蒸汽、绳索至电力的变革,在二战之前就已经被广泛使用。现当代有轨电车经过车辆与整体系统建设的改进升级,具有客运能力大、速度高、灵活快捷、环保等特点。国外有轨电车的发展经历了新兴—衰落—复兴三个阶段。19世纪初有轨电车开始发展,20世纪初欧洲和北美很多城市出现了有轨电车系统,逐渐成为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中期,由于私人轿车和公共汽车的普及,有轨电车因需要铺设轨道,建设费用相对较高,渐渐被替代。20世纪70年代以后,私人轿车过度发展引发交通拥堵、污染环境、停车困难等多种问题,这使得许多城市开始反思并发展公共交通问题。因此,在许多国家,现代有轨电车以现代、环保、人性化的形象进入了公众视野,在限制私人轿车使用和实现道路资源优化配置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轨电车系统现有400多条线路,总里程达到4000多公里,电车总量达6000多辆,每天客运量约300亿人次(有轨电车—传统而时尚的交通方式,黄雁鸿,2008.06)。而这些有轨电车系统共分为两类:一类是保留原有有轨电车系统并加以更新的城市,另一类是新兴有轨电车系统。而前者较多[5]。
在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市区人口大约29万。该城市的特点是火车主客站站位于市中心以南约2km处的郊区。这样乘客必须乘坐公共交通进出市区,这样使民众觉得乘坐火车也不方便,减少了客流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卡尔斯鲁厄政府决定让有轨电车和铁路共线工作,这种方法是乘客不用换乘公共交通就能到达卡尔斯鲁厄的市中心。
卡尔斯鲁厄到Bretten的有轨电车的铁路线是德国第一条有轨电车铁路线,总长30.2千米,它是1993年9月27日开通的。它采用的是双流制有轨电车系统,可以由两种不同的电压和电流供电,能将干线铁路使用的高电压交流电(15kv)转为有轨电车的低电压(750v)直流电。这种能够使有轨电车在干线铁路上运营的方法被称作“卡尔斯鲁厄模十”,又称为Tram—train[1]。在卡尔斯鲁厄区,它的路权分配方式是:与外围区域的小汽车共享路权;与两条步行街区共享道路;某些区域采用标志线、特殊道路、草坪分出独立路权;在干线铁路上运行。约50%的线路有独立路权。
有轨电车在欧洲实行比较普遍,因此欧洲有轨电车线路的建设方式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其中有以下几种方式;
(1)对原有有轨电车车线或废弃铁路线进行改造;
(2)建设新的有轨电车线路;
(3)与干线铁路共享路线,这样大大扩大了有轨电车的服务范围。
一般欧洲城市采用旧线改造和修建新线结合的方式,结合实际情况对资源进行充
分利用。1.1 欧洲Tram-train 的系统布局
1.1.2  国内发展背景及意义
    伴随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交通问题也日益明显,因此中国也开始重拾有轨电车,对其进行研究建设及发展。在我国建设有轨电车时,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线路必须符合规划要求,必须按照城市公交线网的发展要求来建设,符合城市总体和有轨电车两个方面的要求。
(2)结合道路的走向形式,选择站台位置时,线路的平面尽量直平,以提高舒适度。综合考虑城市的走向及路口,减少对路面交通的干扰。 有轨电车信号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及其适应性分析(2):http://www.youerw.com/zidonghua/lunwen_1045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