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北黑热病防治研究(2)

时间:2021-01-20 21:33来源:毕业论文
文中的苏北即江苏的北部,主要被界定为现在江苏省的长江以北地区,包括淮阴、徐州专区所属各县和盐城专区的溶海、阜宁、射阳和盐城等县。通过该论

文中的“苏北”即江苏的北部,主要被界定为现在江苏省的长江以北地区,包括淮阴、徐州专区所属各县和盐城专区的溶海、阜宁、射阳和盐城等县。通过该论文对苏北黑热病防治的研究,使人们增强对这种寄生虫病的认识,了解其发病根源和防治措施,在防治工作中所积累的丰富的防疫经验,对今天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国前后苏北黑热病概况

黑热病,又称为内脏利什曼病,它属于地方病,俗称“痞块”病,是对我国人民造成极大危害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主要传播媒介是白蛉,患者大都是儿童和青年,以长期不规则的发热、贫血、脾脏显著肿大、白细胞减少和血清球蛋白大量增加,为黑热病的临床特征。黑热病流行于长江以北,涉及16个省、市和自治区[1](350)。在江苏省,黑热病主要长期流行于淮阴、徐州专区所属各县,以及盐城专区的溶海、射阳、阜宁和盐城等县。关于江苏黑热病的最早记载有两种说法。一是早在清咸丰年,苏北就有了黑热病的记载,涟水名医石寿堂在《医原》里写道:“吾乡多有痞块,亦生左肋下,老宗越人肥气之说。后人又妄制五积丸药,一派消削攻下,多致病人于死”[2](105)另一则是清光绪年间淮阴高映清氏的《乳石山房医案》记载:“年来疫痞流行,自古方书无有论及,良由肝脾克贼所致,患斯疾者痞居左首为多,重必龈烂,剧则腹大,每多坏症。”[3]新中国成立前,苏北地区是黑热病流行非常严重的地区之一。南京国民政府开展了黑热病的防治工作, 积极倡导宣传消灭黑热病, 苏北各级力量例如淮阴黑热病研究队和淮阴区黑热病防治队也都采取了较有成效的措施。但是因为不是很清楚黑热病流行情况, 加上社会不安定,战争频繁,缺乏资金, 以及农村贫困和公共卫生的落后等各方面原因, 总体上看防治工作的效果不大[4](138)。黑热病在苏北依然很猖獗,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首先,黑热病蔓延迅速,严重危害了苏北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人口的大量死亡。根据抗战前的少数调查资料,在苏北泗阳县的刘庄,1931年的时候还只有1个黑热病病人,到1932年的时候增加到3人,1933年时增到8人,到1934年的时候全村患病人数竟然达到了34名[5](8),可以发现传染速度之快;从淮阴前仁慈医院的诊病记录来看,从1931年到1933年一共治疗8387名黑热病人,仅在1932到1933年期间治疗人数就达到了5000名[5](7),从1933年到1936年,淮阴县鞠集子庄死于黑热病的占全部死亡人数的56%[2](105)。可见黑热病的高传播率、高发病率、高死亡率,极大危害苏北人民的身体健康。抗战后,苏北仍是黑热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黑热病蔓延速度仍然非常迅速,严重危害着人民的身心健康。据记载,“1947年新沂县新安乡田吴村一家四口人,有三人患黑热病,因无钱医治均先后死亡,剩下一个媳妇被迫改嫁。1949年新沂县疫情年报全县有黑热病人2307人,患病率为594.2/100000。”[6]

其次,造成劳动力减少,严重影响农业生产。1934年在清江浦调查发现患者不下三十万人,有一年之内,激增至三十八倍之多,5到30岁的患者占了74.4% , 而能够生产保卫国家的男丁占了63%之多[7],可以发现,在患病人数中尤以青少年为多,30岁以下的占了绝大多数,而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直接导致了农村生产劳动力的减少,并且新中国成立前治疗黑热病费用昂贵,治疗一个患者至少需300斤粮食或5斤丝的医药代价,一般贫农负担不起;即使是比较富裕的中农,也常常为了治疗黑热病而卖掉土地、农具、牲畜或其他生产资料,或不顾高利贷的剥削而向人借债[5](8)。当时在泗阳县流传着这么一段歌谣:“得了痞块病,全身没得劲,有钱打新霜,没钱就送命。”[8](681)一旦患上黑热病,就无法进行农业生产活动,而且常常会造成家破人亡。由此可见,黑热病的危害性是极大的,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促使农村经济崩溃。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苏北黑热病防治研究(2):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6863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