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外科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与效果分析【2486字】

时间:2023-05-31 21:34来源:毕业论文
外科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与效果分析【2486字】

外科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与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外科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与效果。方法2015年1~12月外科收治


外科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与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外科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与效果。方法2015年1~12月外科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2016年1~12月外科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对比两组的实施效果。论文网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差错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5。0百分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用药安全评分。外科医生满意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外科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对于提高外科用药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6。096

临床用药是外科治疗的重要组成之一。用药的安全与否更是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医院的医疗质量水平。众多临床报道指出,外科临床用药护理容易存在缺陷和差错,使得用药安全成为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1]。本文以本院外科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外科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与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12月本院外科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本院外科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3。2±8。5)岁。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3。5±8。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对照组未实施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观察组实施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具体措施包括:①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组员包括高级责任护士。药品管理员等。小组成员围绕影响用药安全的因素展开探讨,对外科临床用药频繁出现的问题进行统计,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就每一个统计出的问题展开讨论,针对组员的相关技术和理论展开培训,并组织组员去其他医院进行参观学习。②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a。完善科室相关的护理工作制度;b。护士在工作中切实贯彻三查七对“的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和交接班制度。医务人员在给药时落实患者身份识别制度,询问患者相关信息并进行查对以免出错。③制定药品标示卡,依据药物的特点和医院的相关规定,联合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共同制定药品管理目录,对于听似。看似。高危药品或其他特殊的药物张贴对应的标示[2],并加强药物的有效期管理,对有效期将近的药物也张贴对应的标示。制作标示卡时需要与各个科室进行详细的商讨从而确定标示的颜色等细节。标示卡内容包括药物的生产企业。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④规范药物使用,将标示的高危药品置于特殊位置,并粘贴特殊的标示,对于非原装的包装盒必须使用管理卡,散装药物必须填写完整的纸卡,并将纸卡置于药盒外部。由组长定期进行药品检查,及时回收处理过期药物,由组员共同进行监督,及时纠正错误的情况。⑤科室和护理部针对用药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及组织学习,并跟踪持续改进情况,有效地避免同类用药错误事件反复发生。⑥开展持续培训,定期对护士进行用药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尤其是针对新入职的护士,帮助护士了解新的药物,外科用药和护理管理的知识,为降低用药差错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1。3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①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差错率;②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对用药安全评分(问卷针对过期药物处理。给药合理与否等)。外科医生满意度评分(围绕医护配合。护士药物知识掌握情况。操作技术等)。患者满意度评分(围绕护士的服务态度,是否查对和询问患者信息等)进行评定(调查对象依次为护士长。外科医生。患者),总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某一方面的程度越好。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百分号)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用药差错率观察组患者用药差错率为0,对照组患者用药差错率为15。0百分号(6/40),观察组用药差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86,P<0。05)。

2。2评分结果观察组用药安全评分。外科医生满意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讨论

外科临床治疗工作中,药物治疗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资料和本院的临床统计,外科临床用药差错发生率较高,其原因之一为外科患者数量众多,病情复杂,更主要的原因为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缺陷[3]。为此,探索有效的用药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在用?错误事件中发现出错的护士主要为新入职的护士[4]。新入取护士缺乏工作经验,对药物的知识和给药的操作不熟知,导致出错率较高。提示系统的培训对提升护士的药物识别能力和操作能力必不可少。应以成立安全管理小组入手,通过医院完善工作制度和外科全体护理人员的严格执行和贯彻,从本质上为提高用药安全创造条件。在此基础上,针对药物制定相应的标示卡[5]。在药物管理工作中引入了药品标示,粘贴相应的标示的目的在于通过不同的颜色起到警示的作用,提醒医护人员高度注意。并针对药品展开持续。定期的培训工作[6]。尤其针对新入职的护士们对于药物的熟知程度和给药操作流程有所欠缺的问题。应用标示的方法和定期的培训能够便于药品的规范管理,辅助护士来辨认药物,降低新护士用药差错发生率,确保用药安全。此外,对药品进行分类放置和管理,将普通药物和特殊药物分门别类,对于特殊药物粘贴相应的标示,由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定期对药物进行检查,对于过期药物进行及时的处理。有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用药安全隐患,最大限度的降低药物过期。药物缺陷问题的发生。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差错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百分号(P<0。05),本院实施外科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后,药物差错率显著降低,表明实施外科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给药差错率。另外,本次研究分别评定了两组的用药安全。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评分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实施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后,护士。医生。患者三方面对于外科用药的安全认可度显著提高。表明外科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为建立用药安全护理管理小组,持续对医务人员展开培训。完善外科用药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重视对药品进行标记和分类管理。证实了开展安全管理可有效的提高外科临床用药安全,提高院方的医疗质量水平和患者的认可度。

综上所述,实施外科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对于提高外科用药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外科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与效果分析

外科临床用药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与效果分析【2486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7207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