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唐《王仁淑墓志》考略及书法艺术分析(2)

时间:2021-11-10 20:17来源:毕业论文
到目前为止,对《王仁淑墓志》还没有关于书法的 系统 研究,大多都是对 墓志文和墓志盖的研究,如张英民主编的《咸阳大词典》、张鸿杰主编的《咸

到目前为止,对《王仁淑墓志》还没有关于书法的系统研究,大多都是对 墓志文和墓志盖的研究,如张英民主编的《咸阳大词典》、张鸿杰主编的《咸 阳碑石》、张德臣编著的《渭城文物志》、周天游的《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 等。

本文主要是对《王仁淑墓志》的考略,从该墓志的释读入手,对《王仁淑 墓志》反映的时代背景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了它的书法风格。对钟繇,王羲 之,褚遂良等书法从用笔、结字、章法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对墓志的研究不 仅能帮助我们对唐代的墓志进行更深的认识,而且对墓志书法特色的详细分析, 更是能启发我们今后的书法创作。

1 《王仁淑墓志》概述

唐代为中国古代书法的鼎盛时期,在魏晋南北朝书法迅速发展的基础上, 承势而上,积极创新,努力开拓,终于迎来了书法的又一次高峰。唐代书法的 繁荣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的,它涉及到书法创作的规模、质量和数量,书

法风格的表现形式以及书法理论研究等多个方面。墓志历史悠久,遗存丰富, 是古代石刻的重要表现形式。不仅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同样也是我国古代书 法和古代文化的重要参考价值,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书法历史的面貌,是我们研 究书法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墓志,是以石、砖瓷、木等为载体,将墓主的姓名、身份、生平事迹、卒 葬日期等内容写刻于载体上,放于墓室内。而墓志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更 是人类悠久历史的文化表现形式。墓志铭是古代文体的一种,一般可分为两部 分:第一部分是序文,记叙死者家世、名字、官职及生平事迹等称为“志”; 后一部分是“铭”,多用韵文,表示对逝者的悼念和赞颂。但是,也有只有志 或只有铭的。可以是自己生前所写,也可以是别人所写。《王仁淑墓志》就是 由志和铭两部分组成,由王仁淑的丈夫张令晖撰文,前一部分叙述了王仁淑的 籍贯、家世、生平等。后一部分表达了对死者的哀悼和惋惜之情。

唐代楷书家,有初唐的唐太宗、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等, 盛唐的 李邕、颜真卿等, 晚唐柳公权、沈传师等楷书大家。其中又以欧、虞、褚、颜、 柳最有成就, 欧、颜、柳和元代赵孟颊为我国的楷书家四大家。这次我所研究 的《王仁淑墓志》,字体虽不是当时的楷书名家所写,但是对于系统研究唐玄 宗时期的楷书风格具有重要的意义。

唐开元二十七年(739)七月十一日葬。一九七一年出土于陕西咸阳市渭城 区药王洞村东原边沟道人防工地,此碑现藏于咸阳市博物馆,陕西省古籍整理 办公室藏拓。志、盖均呈正方形,志石边长四七厘米、厚八厘米;盖边长四八 厘米、厚八厘米。盖顶四周饰以宝相花纹,四刹饰以卷草纹。盖文三行,满行 三字,篆书“大唐故王夫人墓志铭”;志文一八行,满行一九字,楷书。张令 晖撰文,唐万顷书丹。志主王仁淑,太原人,张令晖妻。志载王仁淑自幼善歌 舞,十六岁召入宫中作舞伎,后受恩命许归,嫁给张令晖,年二十六卒。此为 珍贵的音乐舞蹈史料。

2 唐《王仁淑墓志》释读及文字内容的解析

唐代墓志具有双重属性,它包括史料性与文学性,从实际功用来看,志铭 凸显了时人看重铭之功用;从文体分野来看,志铭凸显了时人高度认同这种诗 歌文体。从墓志主人身份来看,上至王孙贵族、皇室公主、朝廷要职,下至平 民百姓、僧道妇女、山林隐者、无所不包;从社会礼仪来看,墓志是唐代葬礼

唐《王仁淑墓志》考略及书法艺术分析(2):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8465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