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中国水彩画艺术传承+文献综述(2)

时间:2017-06-02 16:11来源:毕业论文
到了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期,英国水彩画达到了顶峰,也就在这时期水彩画作为一种独立艺术样式真正的登上了艺术殿堂,从此水彩在世界艺术格局中占有


到了18世纪后期19世纪中期,英国水彩画达到了顶峰,也就在这时期水彩画作为一种独立艺术样式真正的登上了艺术殿堂,从此水彩在世界艺术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8世纪初,水彩画随着传教士传入中国。由于水彩画以水融合透明颜料的绘制方法,与我国传统绘画较为接近,契合了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很快便被国人所接受,并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水彩画艺术。立足本民族的文化土壤。
二、“传承”对中国水彩画发展的影响
水彩画随着西化东进传入中国。从开始模仿照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的样式。
中国水彩画在吸取外国绘画技巧的同时在吸收中国传统绘画创作理念的基础上,从本民族文化出发锐意改革,逐渐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水彩画艺术。
由于水彩具有明快、清丽、透明、潇洒的艺术效果,人们常用“水韵、彩趣、诗情”优尔个字形容水彩画的艺术特色。然后它的短处也是相当明显,即在人物特征和和主题表现其他的局限性,所以就制约了水彩画的发展。
   当代中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指出:“凡是有常变,常,承也;变,革也。承易而革难,然,常从非常来,变从有常起,非一朝一夕偶然之得。”这里指的“常”就是指传统,而创新必须是在传统的基础上选取精华去其糟粕。“承”指的是继承。 也就是“传承” 它是在传统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它用辩证法的观点深刻的阐述了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传承是经过历史检验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求新求变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随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需求的不断提升,要求不断的有新的艺术视觉带给人们不同的享受。传统的技法与传统的绘画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也就是在这样的艺术需求和刺激下,无论是在题材上,还是在内容上,都需要有了一个空前的发展过程。
    当下,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益完善和强大。在强调传承的基础上,要求艺术发展必需走百花齐放的道路。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而艺术题材的百花齐放,不单指内容,也包括形式与风格。这就要求中国水彩艺术必须在传承与发展的基础上,以多姿多彩的追求,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金克木先生的《菊与刀》 中指出:文化就是“国情”,就是国民性。水彩画已经在世界艺术格局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表现革命历史题材不仅是指艺术观念,也包括艺术处理过程和艺术表现手法。
三、创新是“传承”的依靠
水彩画的创作必须把握传承的脉搏,同时水彩画创作的传承也离不开创新的推动。创新是对现代水彩画与传统观念区别的更新,同时创新又是与传统观念相联系、传承与发展的使为了不断地拓展与更新。我国的水彩画发展想要摆脱传统水彩画的深刻影响与发展模式形成本民族的特色并非易事,这需要对水彩画的创作模式进行不断的传承与创新。水彩的创作同其他艺术创作一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无论是题材选取、画面的构图形式、组织关系、疏密安排,还是技法应用都需要经过艺术家的反复推敲。凡是经历过水彩创作的人都体会过创作题材选取过程中对于平衡传统与创新带来的困惑和迷茫。一些画家一追求题材的个性和创新,脱离了实际生活,但是创作题材的创新并不意着摒弃现实生活,进行所谓的搞抽象、搞怪异,创作出偏离正常轨道且空洞乏的作品。创新不是光怪陆离的荒诞,也不是对他人一的模仿,白石老人曾经说过:学我者活,似我者死。我们应该在创新中坚持固有的自我,在迎合的浪潮中坚守自己独特的风格。创作题材的创新不能摒弃现实,也不能因循守旧,更不能盲目跟风。真正的创作应该来源于生活,再回归到生活中去。对于创新,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深度挖掘创作题材的内涵,在大胆创新的同时体现本民族的特色和民族精神,只有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的创作题材才能推动中国现代水彩画的传承和创新。中国革命历史题材是一个具有深刻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的创作素材,它给予了创作充分的艺术养料,同时向人们传递了一种艰苦朴素,积极向上的精神。革命历史题材的传承和创新已经成为水彩画我国当代水彩画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水彩画艺术传承+文献综述(2):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835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