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绿地水文设计研究+答辩PPT(3)

时间:2020-10-14 21:12来源:毕业论文
1.1.2国家对低影响开发理念在雨洪管理应用上的鼓励和推广 2014年10月国家颁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主要目的是

1.1.2国家对低影响开发理念在雨洪管理应用上的鼓励和推广

     2014年10月国家颁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主要目的是为全国各地对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提出技术支持和指导,充分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从这一技术指南的颁布可以看出,国内在雨洪管理方面的技术和措施相对落后。而一些相对落后的城市也经常受到因雨水排放处理不当所带来的城市内涝、水质污染等问题的困扰。因此,国家开始对低影响开发技术和理念在场地的运用越发重视。

1.1.3上海市基于低影响开发雨洪管理的现状

    低影响开发在国内的研究以及应用都较少,主要应用集中在广州,深圳等沿海、发达、年降雨量较多的城市。上海作为一个南方城市,近五年的平均降雨量为1178.2mm,相对于常年多雨的城市广州(年降雨量1705.0mm),降雨程度算属于中等偏高,可在低影响开发实践上却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仅有少数的园区、绿地、校园,生活小区设有如透水铺装,屋顶花园、渗滤生态湿地等低影响开发的设施。总的来说,上海在运用低影响开发的理念的案例不多,普及率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造成这一结果的很大原因是雨水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但相信在国家逐渐重视,还有相关政策的鼓励的条件下,低影响开发的理念会在以后的绿地开发设计上得到更多的重视和实践。

1.2研究意义

本文是基于低影响开发的水文设计理念,并以上海浦东宜嘉苑绿地为实例,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作出对绿地后期所能达到的对雨洪限制方面所能达到的效果的预测,希望能为以后的雨洪管理的可持续性提供一个有现实意义的参考,提高城市对雨洪管理的意识,拓宽对绿地地形设计研究的方向和建设理念,提高绿地对城市的的功能性、生态性和景观性,发挥更好的社会效益。

而场地集合上海的年均径流量,年均降水量等数据的属性,并以其为水文设计的数据参考基础,从而对宜嘉苑的雨洪限制方面所能达到的效果的预测,所以针对上海的绿地设计研究,有一定的地域参考价值。

第2章 场地(宜嘉苑)现状分析

2.1研究绿地的区域分析

宜嘉苑绿地位于浦东新区杨高北路东侧,北边临近黄浦江的支流赵家沟河,南边为双桥路,西边为宜嘉苑、华高苑住宅区,绿地为带状。

由于整个园区的东北部都临近如宜嘉苑、华高苑、华高庭院住宅小区,西部又临近双桥小区,西南为证大家园住宅区,而周边的绿地区域面积较少,绿化率不高,所以宜嘉苑绿地为周边人们的休憩,娱乐、生活具有一定的意义。在雨水充足的南方地区,经常会受到季节性雨水所带来的洪涝影响,所有宜嘉苑对地区的雨水吸纳又有着重要的功能性意义。然而现在由于园区的各种设施的老化,雨洪管理不当,造成园区的水体富营养化,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改造。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城市绿地水文设计研究+答辩PPT(3):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6283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