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水乡生态渔业观光示范区规划设计(3)

时间:2019-08-18 16:00来源:毕业论文
1.2我国观光农业园区发展历程 舒伯阳[1]将我国的观光农业发展分为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早期的旅游萌芽阶段,这时的观光农业园区的发展是自发型的。


1.2我国观光农业园区发展历程
舒伯阳[1]将我国的观光农业发展分为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早期的旅游萌芽阶段,这时的观光农业园区的发展是自发型的。这个阶段的观光农业园区仅仅是作为一种休闲的调剂品,主题功能并不明确,发展的主导者是由于自发形成的个人或者小群体。此时的市场供需关系模糊大部分情况下是以个人需求为导向。
第二阶段是初级经营阶段,此时的观光农业园区的发展也还是自助式的。这个阶段观光农业园区有了一定的主题和活动安排,发展的主导者由之前的个人变成了主动参与经营的中小型旅行社。此时市场是以产品为导向,短期盈利为目的。
第三阶段是成熟的经营阶段,这时的观光农业园区的发展变成了开发式的发展。此时的观光农业园区有了明确的主题和一系列的活动策划。而开发的主导者变成了大型的旅游公司或者企业集团着手进行开发与经营管理。此时的市场的形态已经是以长期投资收益为目的的,项目投资为导向的模式。
1.3国内外相关理论及研究
国外农业园区起步发展较早,但是由于相关法规规范不同所以大部分可以借鉴的研究理论都是关于景观布局、政策[2]、旅游功能、设施改建[3]环境调控、新品种研发等方面[4]。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园区规划理论尚在起步摸索阶段,至今还没有一个完全的学科理论体系,各种专业的研究者也都提出了一些基于其学科视角的理论见解。周建东[5]等人认为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作为园区规划的核心指导思想,加上综合区域规划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在合理保护农业园区内的自然资源的前提条件下对园区进行充分开发。针对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用地存在的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现有土地产权制度不保护农民利益、集体农用地被征为国有农用地存在制度盲点、现代农业园区性质界定模糊、国家相关用地政策亟待细化明确这五方面的问题[6]陈捷等人立足于园区规划目标和定位提出了明晰产权主体、健全农用土地流转机制和闲置农业园区发展规模这三个解决思路。张新[7]等人在对关中农业园区的调研后将农业园区分为以发展农业新技术和展示农业休闲为主要方向的休闲农场,以推广先进技术为主题的试验示范农场和以培养青少年爱护环境与大自然的教育型农场这三大类.陈宇等[8]从观光农业园区的选址、布局形式、分区规划、产业项目规划、景观规划、绿地规划、经济技术指标等7个方面对现有观光农业园区的规划理论体系首次进行了归纳总结。陈征[9]在对比分析了现在国内的两种规划思路:一种是以产业为核心的园区规划思路,偏重于产业(经济)规划,第二种是以城市规划的思想对农业园区的土地进行规划。这两种规划思想之间存在十分明显的学科壁垒各自都存在盲点和局限性。陈征尝试着构建出一套新的园区规划方法—以复合多元互动为核心组织园区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农产品环境保障规划和旅游专项规划四条主线,结合这套规划理论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提出了多级综合评判数学模型。魏家星[10]在研究了现有旅游农业园区的规划规范后结合国内外经验和江苏省实际情况草拟了江苏省旅游农业区规划规范。高晴、闵翔凤等人[11]介绍了卡通文化的概念与特征并举例了其在长三角地区的农业园区中的应用,提出了卡通形象应用于农业观光园中的可行性和发展建议。
1.4.当下农业园规划存在的问题
1.4.1缺乏相关上级部门的总体规划,各个农业园呈现无序发展的态势  作为较为新型的观光旅游模式,休闲农业园在满足都市居民回归田园的需求的同时还能为周边城市提供不少农林渔牧等产品,各地都在建设这种新型园区,像极了之前的工业区建设热潮,但是与已经比较成熟的工业区建设对比,农业区建设由于刚起步政府各级部门并没有做出充分的总体规划,或者说之前的总体规划已经不能满足新型农业区的建设但政府部门并没有做出及时的反应。而大部分农业园区的建设也存在本身便缺乏一个先行的总体规划的情况,所以导致了农业园区的无序发展,项目重复,内部竞争激烈降低其经济效益的情况。 水乡生态渔业观光示范区规划设计(3):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3782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