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走出经典”--新时期住宅设计随想【1636字】

时间:2023-02-27 13:00来源:毕业论文
走出经典”--新时期住宅设计随想【1636字】

新中国50年来的住宅建设无疑是一段可圈可点的发展过程。对其稍加回顾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每隔一段时间,住宅设计中就会出现一些平面形式,它们广为流行


新中国50年来的住宅建设无疑是一段可圈可点的发展过程。对其稍加回顾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事实,每隔一段时间,住宅设计中就会出现一些平面形式,它们广为流行,久被沿用,频频占据大量性住宅的主导地位。本文暂且将这些平面称之为经典“平面。在这样幅员辽阔,各地风俗。气候。经济条件差异巨大的国家,经典“住宅平论文网面屡屡能够大行其道,的确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情。

一我们曾有的经典“

1一梯三户五开间

50年代中期,在大规模集中建设中出现的第一个经典“,是一梯三户五开间平面。五开间平面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它结构规整。分户灵活。经济实用。符合国情。这是它能长期占据中国大量性住宅主流地位的重要原因。

2一梯二户四开间

随着住宅面积标准逐步提高,继五开间平面而起的是四开间平面。四开间平面在1979年的全国城市住宅设计竞赛中集中亮相。它平面紧凑。户间干扰少,也不存在五开间平面中单元通风不良的问题。一梯两户的公摊面积略有增加,但也标志着面积标准提高后户型平面的改善。

3大厅小卧式

面积标准进一步放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到1990年前后,集中出现了一大批大厅小卧式住宅。这一时期运用较广的平面,在北方主要是穿厅入卧四进深方案。如此所示的北京世纪村“小区七号楼平面是这类方案的优秀代表。它进深较大,面宽较小,节地优势明显,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主要厅室的采光通风。90年代前期此类方案一度成为北京等城市新建住宅的主流,其典型性不容忽视。

4蛙式

大致同时,在成都出现了极富特色的蛙式住宅平面,其后广泛运用于西南地区。美中不足的是,该型住宅平立面一直没有多大变化,当地老百姓有感于此,戏称其为蛤蟆满街爬“。一个难得的优秀设计在马不停蹄的大规模建设中被推上了经典“地位,继而又因此成为笑柄,其过程令人深思。

90年代初至今的10年间,城市住宅的建设规模与面积标准有了长足进展,建成质量及开发观念,都有超过以前几个时期的地方,唯独在套型平面的发展演进上却出现了令人遗憾的停滞。两个不同地域。不同时间。不同面积的住宅平面的比较,可以说明经典“的影响至今存在。

本质上讲,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经典“住宅平面并不是件坏事。因为经典“平面往往是广大设计人员经验与学识的积累,又常常是日常设计工作的参照与样板。以上文述及的几个经典“平面而论,无一不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上乘之作。所以经典“的出现本属一件可喜的事情。真正值得引起警觉的是,我们被自己创造的经典“所禁锢,只是将日益宽松的面积指标。日趋优良的设备材料,以及日渐苏醒的居民个性,统统送入经年不变的几进深几开间当中。

经典“住宅越是普及,住户的居住环境就越是单调。而在单调的住宅及其群体中生活的住户们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个性的失落。托马斯。杰弗逊说:给不同的人以相同的待遇乃是世上最不公平的事情。“我们在住宅设计中忽视了生活中的千差万别,将数以亿计的居民的日常起居纳入有限的经典“模式之中。

二经典“产生的原因

经典“频频出现,有着复杂的原因:

?1?过去一个历史时期,为了克服住房极端短缺的危机,在紧迫的大规模建设中常常重复采用整齐划一的平面。

?2?数10年来的职工福利分房体制带来了绝对平均主义“,极易导致建设机制单一。市场选择缺乏。住宅设计僵化。

?3?大量性住宅的面积指标长期由国家掌握,如1980年前后每套建筑面积规定在40~50平方米之间,与之相匹配的小厅式五开间住宅便大批出现。住宅商品化后,尽管面积标准已经放宽,如常见的80~90平方米档次,也多半是经典“模式。

?4?建材。设备及相关物品水平不高,施工方法落后,也导致我们在住宅设计中求新。求变的做法不能实现。

?5?数量有限的专业人员为了解决为数众多的居民的居住问题,只能从广大居民的不同需求中抽象出具有普遍合理性的典型模式“。显然,这个典型模式“越是具备放之四海而皆可的共性,就越难包容互不相同的个性。

?6一部分开发商有从众“。趋同“思想,也是经典“产生的温床。

凡此种种作用,导致一系列看似普遍适用,实则忽视居民个体差异。面目雷同的住宅方案出现。

[1][2]下一页

走出经典”--新时期住宅设计随想【1636字】: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14279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