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飞出苦难的牢笼》艺术特征

时间:2018-06-06 22:38来源:毕业论文
一、创作背景及剧情介绍(一)创作背景《飞出苦难的牢笼》是歌剧《草原之歌》第四幕中侬错加的独唱咏叹调。《草原之歌》是由任萍编剧,刘郁民担当导演,罗宗贤作曲。创作于二

一、创作背景及剧情介绍(一)创作背景《飞出苦难的牢笼》是歌剧《草原之歌》第四幕中侬错加的独唱咏叹调。《草原之歌》是由任萍编剧,刘郁民担当导演,罗宗贤作曲。创作于二十世纪五优尔十年代的一部以少数民族牧民生活为背景,也是以民族矛盾为主要剧情内容的一部国产歌剧,于1955年在中央实验歌剧院首演。这部歌剧大量采用了藏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又加入了西方歌剧的创作技法,是中国歌剧“洋为中用”的代表作。23872
(二)剧情介绍
歌剧《草原之歌》的主要剧情是:中国西北部一个叫“苦海滩”的草原有一个叫巴扎部落和一个吉达部落,男女主人公(阿布扎与侬错加分别是这两个部落里的人)是一对恋人。由于封建社会残酷的军阀政府的制度挑唆,两个部落一直进行着残酷的仇杀,促使这对恋人的爱情受到了部落首领的制止。在一场混乱的“复仇”,阿布扎伤害了侬错加的父亲,而侬错加的父亲也伤害了阿布扎,使得这对恋人的爱情走向边缘。有一天,早前随红军北上杀敌的侬错加的兄长回来了,带领群众推翻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制度,使两个长期僵持的部落重修于好,阿布扎与侬错加的爱情最终修成正果,美满幸福。
《飞出苦难的牢笼》出自歌剧《草原之歌》第四幕中第一场中由侬错加的演唱的主要唱段,其中剧情的主要情节是:在封建社会,国民反动派的鼓励下,这俩个部落莫名的开始对抗暴力。在一个夜晚,巴扎部落来到吉达部落偷袭,阿布扎误伤了侬错加的父亲,而侬错加的父亲也误刺伤了阿布扎。后来,阿布扎被侬错加的部落俘虏,而侬错加却被安排看管他,也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被误伤。然而他们二人的不幸造成的原因是两个部落的仇杀,就把阿布扎从狱中放了出去,被父亲知道后就被恼怒的父亲关了起来。在狱中,侬错加对阿布扎的爱恋,思念,令她焦急,愤恨,向往飞出苦难的牢笼的情感交织,就是这首《飞出苦难的牢笼》所抒发的情感的表达。毕业论文
二、《飞出苦难的牢笼》艺术特征
咏叹调即抒情调,所以咏叹调本身就带有着抒情性;从音乐风格中看,又带有很强的戏剧性。
(一)音乐分析
从《飞出苦难的牢笼》这首唱段的整体来看,这首咏叹调的音乐结构是:复二部曲式。
图例一:
   A              B
前奏10 +   a19 + 间奏1 +    b 11  + 间奏2  +    c42   +       d13
整首曲子下来音域比较宽,音程的跨度为十优尔度,旋律起伏较大,节拍上的变化较多,戏剧性较强,随着节拍上的变化情感上的变化也较大,整个幅度的大与多充分表现出了侬错加的心理情绪上的变化,也将侬错加对恋人的思念表达出来。为了更好的表达侬错加的情感,作曲家在节拍,节奏上做了很多的变化,在单拍子、复拍子及变化拍子上的复合混合使用;节奏上更多的使用了三连音,切分音和附点音符,以及自由延长音。由调式调性上来看,全曲交替运用了大小调及民族调式,更多的包含藏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在音调方面,更是使用了变化音,使得全曲充满韵,更有戏剧性。为使能充分的突出女主角的情感,在力度方面由弱转强,由强转弱,更能很好地表达女主角的情绪变化,以及对男主角的思念之情。在速度上由Andante(行板)转Moderato(中板)转Allegro(快板),速度上的变化更能体现出女主在情绪方面的变化及对男主的思念之情。在歌词方面,作曲家将第一部分作为陈述部分,将女主角与男主角用暗语的手法分别比喻成金雀与银雀;而第二部分做成了全曲高潮部分,将小鸟作为传信者抒发出女主角对男主角的爱恋坚贞不移,把想要飞出苦难的牢笼的那种渴望表现的淋漓尽致。 《飞出苦难的牢笼》艺术特征:http://www.youerw.com/yinyue/lunwen_1712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