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植酸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时间:2021-11-16 21:26来源:毕业论文
1872 年,在迄今为止的一百多年前,Pfeffer[6] 在糊粉谷物中首次发现了植酸。并且发现植酸是结合了无机磷、钙、镁这三种物质共同存在。1879 年Winterstein 在芥末种子中找到了一种与植酸

1872 年,在迄今为止的一百多年前,Pfeffer[6] 在糊粉谷物中首次发现了植酸。并且发现植酸是结合了无机磷、钙、镁这三种物质共同存在。1879 年Winterstein 在芥末种子中找到了一种与植酸类似的物质,并将它提取了出来并用盐酸处理,结果发现这种物质酸解后产生了肌醇和正磷酸, 从而发现其肌醇六磷酸酯的结构。1969 年Johnson 和 Tate 等[7]科学家首次测定和分析出了植酸的结构式。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们主要采取了X-光衍射分析、化学分析、光谱分析以及核磁共振等方法。 74496

1921年Mellanby[6]首次提出了“植酸对营养的影响”,很多研究都开始分析植酸与营养的关系。之后,研究人员在实践中发现了一种低植酸大麦突变体,并且取其种子磨成大麦粉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这种大麦粉中的无机磷和酶含量高于普通大麦,而其对加工品质的影响是小于普通大麦的。1944年Earley等研究了在玉米种子萌发至完成这个程中植酸含量的动态变化。

20世纪90年代初,国外已展开大量工作来获得大麦、玉米等作物的低植酸突变体并对其进行选育,主要方法是采取化学或物理诱变剂人工诱发,并将突变系分为lpa1和lpa2两种[8]。2001年美国开始大规模生产低植酸玉米。2004年Oltmans S。E等对植酸大豆突变体的基因进行了定位和分析,结果发现,野生型大豆:杂合大豆:低植酸大豆=7:8:1。由此证明了低植酸性状是由两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的,基因型为双显性纯合子时,大豆的表现型对应为低植酸突变体。论文网

相对于美国而言,我国现今对植酸的研究仍比较初步。到了2010年初我国也在实践中采用了转基因技术给玉米成功转入植酸酶,培育出了低植酸玉米,农业相关部门也对其进行了审批,准许进行生产。2011年,李佰权等[9]制造出低植酸大豆突变体。之后他成功定位到其突变位点在2B染色体上。此外,李兴林[5]成功测定了42种小麦粉和21种面条的植酸和无机磷含量,并对这两组数据分布进行了分析,最终发现植物种子内植酸含量和无机磷含量呈显著的反比关系。 

由于高含量的植酸会给植物带来生物学负效应,现今许多研究人员采取多种方法对突变株进行改良,主要包括了杂交、回交以及单倍体选育等方式,也可以采取分子生物学手段定向修饰特定基因。在获取低植酸作物的技术成熟之后,接着要更进一步,继续探究低植酸作物的突变机制,以及植酸和各种微量元素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旨在进一步改良低植酸突变体作物以产生积极影响。

植酸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8510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