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时间:2020-02-20 11:09来源:毕业论文
西方经济学家很早就关注到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的转移以及逐步转换为城市市民的现象,并对该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A.Lewis认为处在经济发展初期的国家存在二元经济结构

 西方经济学家很早就关注到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的转移以及逐步转换为城市市民的现象,并对该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A.Lewis认为处在经济发展初期的国家存在二元经济结构,即以传统的自给自足方式进行、劳动生产率低下、收入微薄的农业部门和以现代生产方式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高、收入高的工业部门并存。  A.Lewis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揭示了市民化的一般规律。随着经济活动从传统的农业向现代化的非农产业转移,社会的整体生产力水平将得到提高,二元经济逐步向一元经济转化,各经济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工资水平和生活差异将逐渐缩小或消失,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现代部门的转移。[5]DJ.Bogue 认为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业、农村向城市的转移主要是受到了农村内部的推力和来自城市的拉力同时作用的结果。Michacl P.Todro则从预期收入方面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数量进行分析。Ray.M.Northam认为该进程和城市化进程是类似的,大体都表现为“S”型,即由慢到快、由快到慢,直至停滞不前的曲线发展过程。[6]
而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进程中,迁入者与迁入地居民之间的冲突也较明显。这主要体现在文化适应、身份认同和潜在威胁上。国际移民论认为,由于迁入地和迁出
地的文化差异,移民往往会出现一种“非整合”现象,并在迁入后出现整体分割、文化多元主义和远离主体社会三种生存状态。Becker从歧视角度将社会冲突进行量化,认为歧视可以用货币来衡量,并提出“歧视系数”的概念,他将市场歧视系数定义为劳动力市场上两群体间有歧视时的工资之比与两群体间没有歧视时工资之比的差额。[7]Solinger认为城镇特别是大城市的政府部门和居民习惯于将城镇出现的部分社会问题归咎于不断增长的进程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当城镇就业形势面临巨大压力时,当地政府更是采取措施对进城劳动力就业实施限制。[8]45148
 (二)国内研究动态
     目前,国内众多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综合来看这些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概念
    农民工是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我国长期实行的城乡壁垒政策逐步松动和城市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农民工群体不再是一个同质的群体,其内部已经有了明显的代际分化。新生代农民工正是这个代际分化的研究主体论文网,对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见地,王艳华(2007)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是指八十年代后出生的农民工在城市实现向城市市民转化的过程。[9]杨欢(2011)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内化城市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在情感上找到归宿的过程。这些观点基本上都趋同于: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或90年代,在城市打工或者经商,与农村生活日渐脱离的农村人口。[10]
 2.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的研究颇多,如陈丰(2007)认为虽然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进入了城市,似乎已城市化,但从享受城市文明,满足人的更高层次的需求的角度分析,他们只是“虚城市化”,并非真正的城市化,更不是市民化;[11]李晶(2011)认为新生代农民工被边缘化并排除在城市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之外,面对既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又难以回归农村社会,处在“农民”与“市民”之间的尴尬处境等。[12]这些观点都指出了新生代农民工一方面对农业不熟悉、对土地没有太多的感情;另一方面他们虽然进城了,但生活水平低并没有在城市“生根”甚至面临不被城市接纳的处境,让新生代农民工处于“双重边缘化”的尴尬境地。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4644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