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2)

时间:2020-02-20 11:09来源:毕业论文
3.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制约因素 当前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仅仅实现了职业上的转变,他们的社会身份仍然没有完全改变,新生代农民工要实现市民化仍受到


 3.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制约因素
    当前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仅仅实现了职业上的转变,他们的社会身份仍然没有完全改变,新生代农民工要实现市民化仍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
    当代学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颇多。韩雪(2011)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城乡对立的二元户籍制度、缺乏流动性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城市封闭的社会保障制度四个方面。[13]范玲,刘晓丹,王景雷(2012)指出较低的工资水平使农民工难以扎根城市和过高的市民化成本使流入地不愿意接受更多的农民工向本地居民的转变。[14]王澎涛,陈景升(2011)认为城市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认可度不高,城市市民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传统偏见和歧视不利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15]简新华(2011)认为文化程度较低、接受职业培训较少,使得新生代农民工缺乏基本的城市生活和生产知识,加上思想观念与城市居民相比仍较落后,制约着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能力和水平的提高。[16]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学者对市民化制约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制度、经济、社会文化、及农民工自身等方面,这些因素是“农村人”向“城市人”转变的主要障碍。    4.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对策
针对上述阻碍因素,学者提出了以下一些对策。刘文烈,魏学文(2010)认为新生代农民工要充分发挥市民化的主体作用,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学习教育活动,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和文化素质,转变就业观念提高维权意识,维护自身权益。[17]田珍、秦兴方(2010)认为,从个人行为来看,新生代农民工要实现市民化,更好地融入城市,必须从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本质变化。[18]张建丽等(2011)认为国家应着力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住房制度、就业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劳动力市场制度等,进行制度创新,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19]钟秋莲(2011)基于社会组织发展视角,认为积极开展组织活动、拓宽组织渠道、完善组织规范、构建多功能组织体系对新生代农民工更好的融入城市起着重要作用。[20]
综上,国内研究从现状、制度因素、对策方面等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农民工这个群体认知和了解。总体来看,以上研究多从宏观视角对此课题进行了阐释, 而从微观视角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不多。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区域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因此在如何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探索中,除需要有中央政府的顶层制度设计外,地方探索具有当地特色的农民市民化的路径,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因此,本文将从微观入手,重点分析佛山市南海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现状,探讨其遇到的问题,从制度、经济、社会舆论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角度等多个维度,提出自己的对策性思考,以期对于相关问题的解决能有所助益 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2):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4644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