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全唐诗》杂歌谣辞研究(4)

时间:2022-02-19 09:28来源:毕业论文
这首词作者重在描写这超然脱俗的自然景象,实则表现出老渔翁喜爱自由闲适的心情。这种以景衬托人物的手法比直接凸出主题更为吸引人,可见其艺术手

这首词作者重在描写这超然脱俗的自然景象,实则表现出老渔翁喜爱自由闲适的心情。这种以景衬托人物的手法比直接凸出主题更为吸引人,可见其艺术手法的高深。其实在这首诗中,最引人深思的是那自得其乐的老渔翁,也就是作者自己的自画像。张志和早年为官,后因事被贬感到仕途风波和人生无常,之后辞官,隐退江湖。于此可见作者美化渔夫生活,是对自然和自由的喜爱,也是对仕途不满的一种表示,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欣赏。古往今来,多少人在经历风波曲折之后自暴自弃,迷失人生方向,很少有人像文中作者一样能够真正的领略人生乐趣,面对风雨时依然不害怕不忧愁,反而自乐其乐,享受悠然闲适的生活。我们在自己成长的人生道路上难为也会遇到苦难,要学会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向,懂得舍弃,学会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不沉溺于俗世,使自己的人生更加充满能量。

书中《渔父歌》还有出自其他诗人之手,如欧阳炯、李珣等人。到了后来很多文人写渔父词,都把渔父与超脱和无拘无束的人生境界相结合。[7]“渔父”这一形象慢慢被后人所认可,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尚人格的代名词,人们一提到“渔父”就会想到一个旷达有理想的形象。

杂歌谣辞中《鸡鸣曲》有两首,作者分别是王建和李廓。王建的《鸡鸣曲》是描写天将明时鸡鸣时候人们的活动的景象,鸡叫第一声时月光还在东厢房,鸡叫第二声时朝阳似乎要浮出了海面。这时人们开始醒来,群臣百官穿戴整齐等待上朝,皇上也穿好了龙袍准备开始一天的朝政;佩戴着珠宝首饰的妇人们被晨光映衬的满身珠翠,衙门内负责看守的人开始熏烧案头的檀香,用于计时的器具还在默默的工作着。下句诗歌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有些官员的妻子昼夜未眠,鸡鸣时又送丈夫离开,虽然一夜未睡但丝毫没有困意。表现出对自己丈夫的担心与牵挂。这与诗中前几句描写鸡鸣时人们安逸温馨的场景形成对比,表现出对保卫国家安危的士兵的赞美和对他们的同情。文献综述

李廓的《鸡鸣曲》描写的更是对保卫国土将士们的歌颂,月亮还挂在半天边,鸡鸣初叫,将士们就已经牵着马在城门蓄势待发,鸡鸣第三声时,部队已经出发。家中妻子离别的哭声早已听不到,妇人们心中的牵挂只有默默放在心中,期盼夫君早日归来。诗中末尾两局最能体现这种分别时的悲痛的心情,痛恨和讨厌鸡叫的声音,以至于不让家中的鸡靠近窗户休息,就怕鸡鸣时丈夫的离别,破坏了这短暂的幸福时光。作者在表达对出征将士们和对家中妇人们的同情时,并没有直接描写人,而是对鸡鸣时分的场景进行描述,从对鸡鸣声的厌恶,表达妇人与丈夫不舍分别真切之情。这种以景衬情的手法运用的更为巧妙,体现了作者超高的艺术造诣。

《鸡鸣曲》和《渔父歌》其实存在着相似的地方,都是通过对人物场景活动的描写来表现诗歌的主题。李贺的《苏小小歌》也是通过景物幻化出人物形象,把写景和写人融为一体。[8]苏小小,是南唐那时的名妓,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有名的才女。此诗看似在写幽兰,春露,等一系列自然景象,实则每一笔都在写人。诗中尽是对是虚幻,鬼魂活动的描写,看似光怪陆离实际则是对人物的塑造。诗中前两句是对苏小小美丽容貌的描写,“幽兰露,如啼眼”用晶莹的露珠形象的比喻成她眼眶中的泪水,刻画了人物的美,但“幽”字有突出了气氛的阴森,为下文的奠定了哀怨的基调。之后又写了苏小小作为鬼混所用的东西和穿着,文章最后四句是全诗最能体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一位痴情女子独自坐在窗前等待归人,窗外阴雨不断,为照亮而点着的灯烛显得更加凄凉与孤寂,结果无人赴约,烛火形同虚设照不出光亮,也照不进她的心里。表达了人物内心的阴冷,用景物来渲染环境的凄凉和哀怨,同时也是苏小小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作者李贺人称“诗鬼”,《苏小小歌》就是李贺为数不多的“鬼”诗的代表,他通过“鬼”写人,写实际社会生活中人们的情感,他所描绘的“鬼”虽为异类,但不是让人恐惧的恶物。[9]苏小小凄美哀怨的形象就是最好的体现。 《全唐诗》杂歌谣辞研究(4):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8990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