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荷意象在唐诗中的审美发展

时间:2021-08-24 19:06来源:毕业论文
在《全唐诗》中,荷花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花卉之一,备受诗人青睐。通观唐代诗歌,我们发现唐人继承并发展了前人的成就,通过发掘了荷花意象的“艳丽”之美、“清雅”之美、“衰

摘  要:荷花又名莲花、菡萏、芙蓉,历来被誉为“君子之花”。在《全唐诗》中,荷花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花卉之一,备受诗人青睐。通观唐代诗歌,我们发现唐人继承并发展了前人的成就,通过发掘了荷花意象的“艳丽”之美、“清雅”之美、“衰老”之美这几个方面来提升了荷花意象的审美认识内涵,从女性意味和文人意味两大方面完成了唐代的荷花审美意象的创造。本文将深入探讨荷意象在唐代诗歌中的审美发展概况,分析唐代荷花审美意象形成的原因。71204

毕业论文关键词:荷花;意象;唐诗;成因

Abstract:Lotus have many other names. It has always been known as the “flower of a gentleman”.In the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the lotus is one of the highest frequency of flowers,which has been favored by poets.According to the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we find that people in Tang Dynasty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achievements,enhanced the aesthe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image of lotus. This thesis will discus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aesthetic development of the image of lotus and the reason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lotus aesthetic image in Tang Dynasty.

Keywords: lotus;image;the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 reason

以花卉入诗是中国文学由来已久的传统,文人们在感叹花之美好的同时,也常常将道德文化与花相比。 “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焦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 ](P137)张潮贴切地总结了这些花草植物的美学意义。松竹梅被誉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又被誉为“花中四君子”。其实,荷花也是文人士大夫喜爱的一种花。周敦颐的《爱莲说》脍炙人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P60)从周敦颐之后,荷花就开始享有“君子之花”的美誉。英国的杰克·特里锡德评价说:“没有任何一种花比埃及、印度、中国和日本传统中的莲花具有更古老、更丰富的象征含义。”[ ](P92)士大夫对于荷花的欣赏由自然美而至道德品质之美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唐代形成了完整丰富的审美内涵。本文以全唐诗中出现荷意象的诗歌为研究对象,兼及先唐以前的相关作品之论述,试图勾勒出荷花审美意蕴的审美层次与发展历程以及这一审美内蕴在唐代的形成原因。 

一  唐诗中的荷意象之存在概况

作为最常见的花卉之一,荷意象在唐诗中也是常见的意象。根据中华书局版《全唐诗》统计,《全唐诗》中与荷意象相关的诗歌共有1928首(有关唐代诗人的荷意象诗歌创作的具体情况请见附录)。

由附录可以看出,加上12首佚名诗,在《全唐诗》有410位唐朝诗人,1928首诗歌中涉及荷意象。 这些诗人中,荷意象诗歌数量仅有1首诗的共有62位诗人,占总诗人数的15%;诗歌数量不足10首的诗人共有358位,占总数的87%;数量超过10首的共有52位诗人;占总数的13%;数量超过20首的共有10位诗人,占总数的2%;荷意象诗歌创作数量超过10首的诗人已在表格中注出,排名第一位的是白居易,共创作了128首荷意象诗歌,第十位的是陆龟蒙,荷意象诗歌数量共有32首。这10位均是文学史上比较有名的诗人,其中不乏李白、杜甫、李商隐、温庭筠、陆龟蒙这样的大家。他们中,处于初唐时期的有0位,处于盛唐时期的有2位,属于中晚唐时期的有8位,绝大部分都是中晚唐诗人。这1928首荷意象诗歌在整个唐代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为方便比较,笔者进一步将唐代荷意象诗歌数量的分布数据整理成了下列图表的形式: 荷意象在唐诗中的审美发展: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8078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