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高老头》与《李尔王》不孝女艺术形象分析

时间:2020-03-15 21:28来源:毕业论文
通过对两个不孝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做比较研究,如相似的创作动机、不同的文体特征、父爱的相同之处、不孝女形象的比较等方面,分析她们各自的形象特征

【摘要】虽然这两部作品的时间跨度约为300多年,但是在刻画不孝女形象方面有许多相同和不同之处。本文将通过对两个不孝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做比较研究,如相似的创作动机、不同的文体特征、父爱的相同之处、不孝女形象的比较等方面,分析她们各自的形象特征。46631
毕业论文关键词】父爱;不孝女;《高老头》;《李尔王》;悲剧
导言
    从17世纪的《李尔王》再到18世纪的《高老头》一直到今天这300多年中,许多研究莎士比亚和巴尔扎克的评论派别以及学者大师们,相继出现,他们分别持不同的观点,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大家能从更多方面,更多角度去解读两位艺术大师的作品。两部作品堪称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因为它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被重新赋予新时代的意义,因而有那么久的生命力。下面我将列举一些不同学者对两部作品的不同研究。
   不少学者从社会环境方面对两部作品进行了研究,卞之琳《莎士比亚悲剧论痕》,卞之琳先生认为《李尔王》中的不孝女高纳里尔和里根的思想中有新兴的资产阶级倾向性,她们不惧怕也不敬重失了权利的老国王,并且不断的压榨老父亲,不断的削减父亲的侍从并把他赶出居住地。蒋学清、许杰的《<李尔王>悲剧的成因与现实意义》这篇文章不但深刻的分析了老一辈国王的兴衰的历程与成因。而且也分析了下一辈女儿们的忠贞与奸诈,通过老国王和女儿这整个的家庭悲剧反映了当时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的社会现实,莎士比亚另外还刻画了另一个理想人物考狄利亚,意在通过对孝女考狄利亚的刻画来谴责人伦颠倒的社会现象,从侧面反映了莎士比亚希望建立一个充满爱的世界。 对于《高老头》,在《<高老头>父爱悲剧论之我见》中钱东瑶就提出,资本主义地位不断上升,人们越来越受到资产阶级的影响,把金钱作为一切处事的基本原则,不孝女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中,自然而然的也被资产阶级异化了,因此钱东瑶认为高老头“父爱”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拜金主义 。从父亲的人物形象上,也有许多解读。在陈郭的《父爱导致的两幕悲剧——李尔王与高老头比较》一文中,作者以李尔王和高老头的对比为背景,来探究二者父爱所造成的悲剧性根源,文中指出,两位父亲表达父爱的方式相同——分财产给女儿,他们都认为人与人之间的骨肉亲情是可以用财富来换取的 。陈月娟和邱食存的《李尔王和高老头父爱之比较》中指出,李尔王和高老头都有着相似的社会时代背景,因为二者都处于资本主义建设时期;其二是二者有着相同的父爱表达方式——以分财产给女儿来表达父爱。在张瑞卿的《析西方文学中两个不幸的父亲——李尔王与高老头》里这样指出,李尔王是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高老头是有雄厚家底的资本主义商人,他们最大的共同点是有着凶狠恶毒的不孝女,然而相比之下,李尔王除了有两个不孝女之外,还有着一个善良懂事、始终爱自己的女儿,高老头却自始至终都没有挽回女儿的爱,从头到尾都处于被抛弃的处境 。
    莎士比亚的《李尔王》通过描写父亲李尔主动放弃王位后,被两位不孝女所抛弃的故事,反映了资本主义罪恶下伦理关系的丧失,而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则通过一个具有强烈宗法观念的商业资产阶级者一生为女儿倾尽所有,最终却被女儿无情遗弃的故事, 来谴责资本主义商业下拜金主义的罪恶。这两部作品虽然处于不同时代,但是作者都不约而同的刻画了相似的“父爱”,并通过这样的“父爱”表现了共同的主旨,即在资本主义的强烈冲击下,金钱法则充斥着人们的内心,人伦道德遭受了空前的破坏。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期,人们亲情观的变异更是无法遏制,从而导致亲情疏远,家庭破裂,甚至危害社会,对下一代产生不良影响。可以这么说,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正是我国如今社会发展的一个写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西方国家的发展对我国现今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对我国社会现在出现的亲情观变异现象具有珍贵的参考价值。现选取两篇优秀的外国文学《高老头》和《李尔王》对其进行剖析,揭露出社会发展对人们乃至人性的影响,以及折射出来的现象对我们的启迪。 《高老头》与《李尔王》不孝女艺术形象分析: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4838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