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文学论文 >

《林地居民》中的视角转换与叙述语言的主体变化下的菲茨比尔斯婚姻功利主义(4)

时间:2023-06-18 10:45来源:毕业论文
在这个例子的第一段落中,叙述者向读者解释了菲茨比尔斯心中的理智的、有利可图 的婚姻。本来这段话的主语是他,我们可以将其认定为是第三人称视

在这个例子的第一段落中,叙述者向读者解释了菲茨比尔斯心中的“理智的、有利可图 的婚姻”。本来这段话的主语是“他”,我们可以将其认定为是第三人称视角,但“他应该 同一个与他一样出身名门”一句中的“应该”二字显然不是正常的叙述者客观叙述所用的词, 而更像是男主角菲茨比尔斯自己内心的思考过程。因此可以看出这里出现了“跳角”情况。 通常在第三人称叙述者加人物视角的文学作品中,有计划、有安排地“跳出”人物角心是十 分常见的。而托马斯·哈代在这里安排了“跳角”理由更多的是出于价值观上的考虑,因为 叙述者无法自己描述菲茨比尔斯这种“理智的、有利可图的婚姻”是明智的、值得提倡的, 因此叙述者安排让菲茨比尔斯自己说出自己的结婚标准。假如叙述者不安排“跳角”,那么 菲茨比尔斯的结婚标准就要由叙述者来向读者说明,这样的话叙述者就要斟酌用语的客观性 了。如果出现带有情感色彩的评论干预,那么势必在作品的前半部分给读者有价值导向作用, 这样一来留给读者的阅读空间就变少了。所以,在这里用“跳角”的方式,让菲茨比尔斯自 己审视自己的内心来向广大读者说明婚恋观,同时也给读者充分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婚 姻功利主义的利弊,不论从哪个方面考量,这样的安排显然都是充满智慧的。

三 叙述语言的主体变化与菲茨比尔斯婚姻功利主义纵观叙述《林地居民》中描写男主人公菲茨比尔斯的语句,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的语句

托马斯·哈代。林地居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177。

是菲茨比尔斯本人所说的,但没有打上引号;有的语句是叙述者说的,但又不一定是很明显 的干预;还有一些语句就根本无法很肯定地判断究竟是谁说的,似乎叙述者和菲茨比尔斯的 意识都结合在里面。我们不妨看一看以下几个具有典型性的例子:

在菲茨比尔斯遇到格蕾丝之初,作品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1。如果医生处在别的环境里,那么仅仅是一发现那位楚楚动人的格蕾丝竟然姓麦尔 布礼,竟然是出自这么一个木材商的家庭,就足以使他即使不是把她抛到脑后,至少也 会改变他对她感兴趣的性质了。他将不会再把她的形象视为珍宝铭记心间,而是要把她 作为一个玩偶加以玩弄了。他就是这种人。(a)但是处身在这样的环境中,他还不能 做到如此好色而残忍。虽然格蕾丝原先那种高贵的,令人肃然起敬的形象在他脑子里已 不复存在,但是,他又不得不对她另眼相看,以区别于一般的村民。文献综述

他继续想象着这种绝不可能实现的事儿:此时他像别人惯常做的那样,已经想入非 非,幻想出一些对话和场景,在他的幻想中,格蕾丝已经变成辛托克庄园府邸的女主人, 变成了神秘莫测的查曼徳夫人,而她对他本人(而不是任何别人)的求爱,特别满心欢 喜、心甘情愿。“算了吧,她并不是这样的人物。”他最后自言自语地说。“但是,她 可真是个招人疼爱、又美丽又不同凡响的姑娘啊。” 5在这里,第一段话中除了 a 句以外,其他几句全是正常的第三人称叙述,是叙述者转述 菲茨比尔斯见到格蕾丝时的心理活动; a 句更像是叙述者的评价性干预,是叙述者对于菲茨 比尔斯的为人做出的评价。第二段的前半部分是第三人称叙述,转述菲茨比尔斯当时脑袋里 想入非非的场面。这里原本是可以用直接引语式来写的,直接写菲茨比尔斯内心的独白。但 是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里却被叙述者夺去了菲茨比尔斯的主体发言权,叙述者采用了间接式。 在这里不采用最直白的直接引语式,而是采用间接式的,这样写也体现了托马斯·哈代的考 虑。假如用直接引语式来写,那么这段话大概就变成了这样:菲茨比尔斯继续想象着这种绝 不可能实现的事儿:假如我那可爱的格蕾丝变成了拥有大量财产的辛托克庄园府邸的女主 人,变成了神秘莫测让人捉摸不透的查曼徳夫人,那该多好啊!而她对我(而不是任何别人) 的求爱,特别满心欢喜、心甘情愿。那该是多么完美的事啊!如果是这样的直接叙述,将菲 茨比尔斯内心的所思所想通过他自己的口吻说出来,我们可以十分强烈地感觉出这段话读起 来似乎透露出一丝丝无用的气息,那么菲茨比尔斯在我们读者的心中就逐渐地退化成了不仅 贪图美色更试图想依靠女人吃软饭的渣男形象。而在作品中,作者给菲茨比尔斯这个人物设 定的是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仪表堂堂的没落贵族形象。因此吃软饭的渣男和作品中原本设定 的没落贵族显然有较大的出入。所以在这个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托马斯·哈代采用了间接式 的叙述,以全知叙述者的口吻说出男主人公菲茨比尔斯的心理活动。这样间接的叙述,让读 者读到这个环节的时候,对于菲茨比尔斯想要吃软饭的渣男形象感觉会弱化,这样就很好地 保护了这位没落贵族的脸面。 《林地居民》中的视角转换与叙述语言的主体变化下的菲茨比尔斯婚姻功利主义(4):http://www.youerw.com/wenxue/lunwen_17818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